第106章 纳米医疗舱(2 / 2)

从而实现身体的全方位同步治疗。</P>

这项技术自2020年3月份立项之后两个月,稳步推进着。</P>

直到五月份的一天,陈阳老师戴祝明教授病情的突然恶化。</P>

“纳米医疗舱到哪一步了,能进行临床试验吗?”</P>

苏云欣脸色苍白,眼中带着深深的伤感,一种无法言喻的痛苦啃噬着她的心灵。</P>

按理说自从有了通用抗癌药之后,戴教授的病情应该稳定下来了。可是数月来的操劳,让他的病情突然恶化。</P>

癌症确实是成功抑制了,但是他的身体这些年饱受病痛的折磨,并发症和基础疾病太多了。</P>

以至于现在身体整体机能的衰竭恶化。</P>

“还,还不行,目前纳米机器人对于各项病症的智能判断还不成熟。”生物部杨老也是透出深沉的悲伤。</P>

“这样啊,还要多。”</P>

这时,一名大夫过来打断了对话。</P>

“首,首席,戴教授病情再次恶化了,虽然抢救过来了,但是。”</P>

医生的话到此为止,大家都明白后面的意思。</P>

戴教授的病床旁,陈阳目光呆滞的看着躺在病床上的戴教授,他的眼泪早已流干,微肿的眼角好似千斤重石压着他。</P>

原本在“李时珍1号”的疗程后,老师的病情好转了不少。哪成想才几个月,都怪自己。</P>

“如果.我.能更.优秀一点,老师就能少操劳一点...”陈阳哽咽的嘀咕着。</P>

房间内众人都在感伤着。生物部的杨老也不知道如何安慰陈阳,只能轻轻拍打着他的后背。</P>

一旁的医疗团队也同样安慰着众人。</P>

苏云欣托腮疯狂思索着,一定还有什么办法,怎么能就这样放弃。</P>

目前,纳米机器人的光声断层扫描、载药系统、体内导航系统、给药微针都完成了。</P>

只是结合反馈还不,只是智能反馈,</P>

对呀,这小纳米机器人现在治疗的能力没问题,只是它现在还当不了医生,不知道哪里该用哪种药。</P>

“所有人跟我出来一下。”</P>

苏云欣语气坚定的说:“炩,帮我联系老伯,我需要,不,星科院现在需要全科室专家的联合会诊!”</P>

老伯的批复很快,指示非常明确。</P>

满足星科院的一切需求,全力救治戴教授,只要有一线希望,决不放弃!</P>

于是,戴教授继通用抗癌药过后又成了纳米医疗舱的首例试验者。</P>

戴教授被轻轻放入通体银白色的纳米医疗舱内,近600人的全科室专家严阵以待。</P>

史上规模最大的联合会诊开始了!</P>

直径1.5 ± 0.62 nm纳米机器人进入戴教授体内,随着时间推移。它们顺利抵达了预定地点,并传送回各项数据。</P>

一条条数据在炩的分析下,抽丝剥茧,分别派发给了各科室的顶尖专家。再由他们给出具体的诊疗方案。</P>

最后再由纳米机器人完成药物运输治疗。</P>

你有几十种病,那就几十种病一起治的感觉。</P>

因为纳米技术的定向性和灵活性。这些药物的副作用大大降低,药物之间的牵连性也大大降低。</P>

真正的直达病灶,对点治疗。</P>

这场攻坚战持续了一周,600人的专家团队分为三班倒轮流诊治。</P>

功夫不负有心人,戴教授从第三天起身体各项指标都开始明显好转!</P>

几百名专家主任欢欣雀跃,同时,这也为星科院大大鼓舞了士气。</P>

显而易见,纳米治疗舱成功了!虽然是用的这样的“土办法”,但是它的确实现了身体的全方位治疗。</P>

而且,这次规模超前的会诊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参考。</P>

再加上炩的超强算力。</P>

仅仅二十天后,纳米医疗舱各项技术便基本全数成熟。</P>

两个月后,纳米医疗舱成功进入三期临时试验阶段。</P>

这意味着,从此之后,蓝星上的所有基础疾病正式成为历史,多病共体也有了完美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