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兵不在多,而在精。(1 / 2)

“汉中道路之难行复杂,可谓登天。”</P>

“若是不熟地形的话,迷路走丢,甚至被隐蔽的山崖悬谷所害,都是常有之事。”</P>

“加上山谷险太多,汉中同时也是最利用防守方设置伏兵的地方。”</P>

“张鲁就是依仗着这些天险,所以才敢在汉中作威作福,独立于外。”</P>

“就算要派出兵马前去进攻,每次所出军队数量,也都要有一定的把控。”</P>

“若是一次性出动太多,是很容易出意外的,只能是分批,按着章法取之。”</P>

“而且…大型的攻城器械,是很难运入汉中的。”</P>

如果在座的文武,之前还没把汉中放在眼里,觉得这一郡之地,兵马有限、将谋不 强,可以轻松拿下的话。</P>

那现在听完了荀攸对汉中攻防情况的详细说明后,就产生了巨大的改观!</P>

想要拿下汉中,可谓难如登天!</P>

之所以大家会有如此大的转变,并非妄自菲薄。</P>

相反,恰恰是因为在座的文武都是知兵之人,所以才有了如此判断。</P>

因为他们知道,纵使兵马再强,天时地利人和中,人和是无论如何都拧不过天时与 地利的。</P>

而汉中之地,地形如此复杂危险之下,就是地利优势的最强表现!</P>

按照荀攸所说,若是要进攻汉中,没法一次性出动太多的军队。</P>

那他们就已经丧失了大半的优势!</P>

要知道,征服凉州后,等各个在外带兵的将军,将全部投降的凉州军队带回后,己 方的人马增加至二十万,应该是不在话下的。</P>

可是荀攸刚才说了,进攻汉中之地,不可一次性大举出兵进攻,而是只能逐渐分批 加码。</P>

最难受的是,居然连攻城器械都运不过去!</P>

这样一来,他们想以人数完成压境之势的进攻想法,也只能就此打住。</P>

但若是分批进取汉中的话,又必须要担心比他们还要了解汉中地形的张鲁,设伏防守。</P>

结合荀攸额话,再联想一下他们之前也在朝廷看到过汉中复杂的地形图。</P>

就知道对方的话绝非虚言。</P>

要征服一个汉中,恐怕比一个凉州还要难啊!</P>

当众文武意识到这个难题后, 一时内,大厅里是寂静无声,愁云和思绪遍布在每个人的脸上。</P>

但相比于惆怅的众人,苏擎却是一脸的轻松,只见他看向荀攸问道。</P>

“汉中守备得天独厚,进攻不利。既然如此麻烦,公达觉得本将军,是否要放弃这 个地方?”</P>

虽然荀攸很清楚攻取汉中的困难,但听到苏擎的询问后,脸上却是露出坚定的表 情,拱手道。</P>

“主公,汉中之地确实难下,但是再难,我们也必须要拿下汉中!”</P>

“若得此地,今后主公不仅能让司州凉州无忧,还能坐卧关中,虎视天下!”</P>

“常言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汉中对于主公来说就是王霸之资,就算难打也 断不可放弃!”</P>

看到之前说话轻声细语的荀攸, 一遇到原则上的问题就如此坚定且有态度,苏擎十 分满意。</P>

刚才的话他也不过是测试一下对方现在的水平罢了。</P>

如今看来,荀攸果然不愧大智之人,将形势看得相当清晰啊。</P>

就在苏擎对荀攸的表现满意颔首时,后者继续说道。</P>

“主公,汉中之地虽然难打,但属下坚信人定胜天,我们必能研究出各种夺取之 法。”</P>

之后,荀攸顿了顿,眼珠左右转动思考了一下后,说道:“三年,主公,三年内逐 步蚕食,我们必能拿下汉中。”</P>

听到对方说出“三年”这个漫长的时间后,在座的人都有些麻爪了。</P>

虽然攻城略地之事,耗费时间乃是常态。</P>

可是三年时间会不会太久了点?</P>

三年后,谁又知道中原的形势,会发生什么天翻地覆的变化?</P>

按照主公的大略规划,就是想趁着天下其他地方攻伐不断,才要抢着时间,拿下汉 中。</P>

若是到那时,情况发生异变,导致他们不得不放弃汉中,转头所图其他地方。</P>

那不就是功亏一篑了吗?</P>

但他们也知道,根据汉中复杂的地形来看,荀攸所说的时间,都已经是相当快的 了。</P>

其实这一点,荀攸又何尝不知?</P>

三年之期,确实和主公所定的大略有所冲突。</P>

可是实际情况摆在这,这已经是他能想出的,最低限度的时间了。</P>

顿时间,文武们都紧锁眉头,不断思考着如何打开这种耗时耗力的局面。</P>

就在大厅安静得针落可闻之际,苏擎却是带着考校的目光看着众谋士。</P>

“公达说得对,汉中之地乃王霸之姿,我们必须拿下此地。”</P>

“不仅要拿,还要在半年内拿下,如何取之,大家再思考一下。”</P>

听到这话,众文武登时都愣了一下,纷纷有些疑惑的看着自家主公。</P>

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