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场”考是两道四书题,一道作诗题,四书题又称“头题”或“首题”,从四书正文中出题,要求阐释。
二十岁以上和以下的考生拿到的题目不同。
二十岁以上的称为“已冠文题”,二十岁以下的称为“未冠文题”。
问题并没有难易的区别,只是采分时宽严不同。
所以李蔚珏此时说希望考什么,代表他对哪些内容掌握得比较好,相应的,他不希望考的,可能就是他理解不到位的部分。
所以他在那儿嘟嘟囔囔“押题”,相当于自曝短板。
考生们都想对周围人有个初步判断,以估算自己考试的胜算,自然对李蔚珏的话感兴趣。
知县在前方一群考生中没有找到李蔚珏的后脑勺。
十三岁的李蔚珏的身高,在各个年龄层都有的考生中不占优势。
李蔚珏开始“疯狂输出”:“‘君子一言以为知’,怎样?我觉得会考,还有‘博我以文,约我以礼’,你们觉得呢?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这个最好别考,唉……
‘有不合者,仰而思之’?我觉得可能性也很大,希望不要考哦,老天爷保佑千万别考、千万别考……”
李蔚珏吧啦吧啦一顿“押题”,周围考生就跟着他的思路想这题该怎么答,那题作何解。
有年龄大些、善于总结的考生就分析出李蔚珏对论语某些内容很自信,对《孟子》一般般,对《大学》和《中庸》基本不抱希望。
其实他们有一点都没有想明白,或许童生试在他们眼中很难,但事实上,朝廷对这一级考试的总体要求并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