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花得起小钱的,那就买(哦不,那就请)仙姑们给开光的流珠串、桃木剑、枣木铃铛等等,小件,样数也不少。
而且,有些东西因为“功能性专一”反而收费更高。
比如“保胎仙姑”开光加持的流珠手串,明明就是一串戴在手上的木头珠串,也能卖出二两银子的价格。
尤其是专门侍奉在“送生娘娘”尊像前的仙姑给开光过的小物件,包括写的符纸等等,最是好卖。
至于说到底怎么开光的?
别想太多。
代晓初交代仙姑们——你们做木工活的时候顺便念叨两句经文,就算开光了。
小小的院子里,木屑粉末在阳光中翻腾飞舞,骆毅和小仙姑们嗅着木香,也呼吸着这些粉尘,快乐地聊天。
小仙姑们说:“这几年观里日子越来越好过,你看我们的道袍没?每年都能给发新的了,冬天也有厚实冬衣。”
还有稍大些的仙姑偷偷告诉骆毅:“每半年还给我们发放一次细麻布,让做月事带。”
说完,突然又意识到骆毅不是代晓初,还小着呢,便不好意思了:“哎呀,你还小,说了你也不懂!”
真该让李蔚珏来听听!
这些姑娘们,每天不用干什么重活,只做做手工,诵读诵读经文,便把自己养活了。
而且,通过诵读,以及道长们释讲,还都学会读书写字,不再是睁眼瞎。
阿珏啊,你总说代姐姐自私、好惹事,是个大麻烦,可你看看,人家可是救助、盘活了一整个道观!
阿珏啊,你应该学会看到别人的优点,学会欣赏别人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