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头多了一个人,吃饭的嘴是增加了,不过劳动力也增加了啊。</P>
特别是十三,这孩子,别看只有十七岁,可也是吃过了苦的,重活累活脏活什么活都抢着干,厨房里的水缸空了一大半,他往灶膛里丢了根柴火之后,就无声无息地去打水去了。</P>
打来一桶水,又去加根柴,接着又出门打水。</P>
水缸满了,烧火也没有耽误。</P>
炉子上的炖锅里,很快就飘来了鸡汤的香味,灶台里头的大锅里,也传来了米饭的香味。</P>
罗玉宁舀了两小碗鸡汤出来,还有两块鸡肉,递给了怀芳和十三,“来,先喝一点垫垫肚子,还要等宋大人和舅舅回来才能吃饭呢。”</P>
怀芳抱着碗,鼓着小嘴巴呼呼呼地吹着。</P>
十三觉得自己又不是孩子,没必要提前加餐。</P>
“师父,我不吃,我又不是个孩子。”十三摇头说不要。</P>
罗玉宁笑他,“才十七,在师父眼里就是孩子,快喝吧,垫吧肚子,晚上吃大餐。”</P>
买了一只又肥又大的老母鸡炖汤来,补身子再合适不过。</P>
孩子们瘦了,她也瘦了,再加上十三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P>
十七岁的男孩在现代,那可得是一米8八的大高个,瞧瞧他现在这个样子,像跟豆芽菜一样。</P>
一看就是平日里没有油水,没吃饱造成的。</P>
“我有四个女儿。老大十四,叫怀兰,老二十二岁,叫怀秀,老三7岁,叫怀菊,老四刚两岁,叫怀芳。”</P>
十三听得很仔细,一下就将几个孩子的名字记住了,“怀兰,怀秀,怀菊,怀芳。师父,她们的名字真好听。”</P>
“十三,你大名叫什么?”</P>
十三摇摇头,“我只知道我姓孟,叫什么不记得了,家乡发了大灾,好多人都不在了,在的也是天南地北,各奔东西。”</P>
“乞讨的时候我的名字叫小乞丐,到了边关去了之后,我就叫小孟子,现在叫孟十三。”十三自嘲地一笑。</P>
没人在乎他,自然连名字都没有的。</P>
就只有一个代号。</P>
“那你也不可能永远是十三啊。人总要有一个自己的名字的。”罗玉宁炒着菜,边想边说,“师父给你取个名字好不好?”</P>
给自己取名字?</P>
那好的不能再好了呀。</P>
十三兴奋地点头:“好啊好啊!”</P>
不管师父给他取的什么名字,好听不好听,他从今往后也是个有名字的人了。</P>
“你十七,我二十九,你当我的弟弟差不多,要不这样,你就跟我和玉安一样,名字里头都带个玉字,玉泽,孟玉泽,你看如何?”</P>
孟玉泽?</P>
天清日润莹玉泽。</P>
孟十三,不,现在他应该叫孟玉泽了,不住地点头:“孟玉泽,孟玉泽,我以后就叫孟玉泽。”</P>
再也不是小乞丐,不是小孟子,也不是孟十三,他有名字了。</P>
“玉泽,来,鸡汤喝了。”罗玉宁笑着点了点灶台边上的碗。</P>
怀芳拍着小手说:“喝,好喝,太好喝啦。”</P>
孟玉泽心潮澎湃,端起碗,一口鸡汤下了肚,他觉得自己全身上下都暖和起来了。</P>
因为,他好像有家了。</P>
有了孟玉泽的帮忙,罗玉宁很快就烧好了大菜,其他的菜则是等宋长青他们都到了再来炒。</P>
罗玉宁一点都没把孟玉泽当外人,该怎么使唤就怎么使唤。</P>
“玉泽,你去衙门,喊宋大人和玉安来吃饭。再去一趟玉安酒楼,把中学叫回来吃饭。”</P>
“好嘞师父,我这就去。”孟玉泽拔腿就跑。</P>
罗玉宁则抱着怀芳去了蛋糕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