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王老师(1 / 2)

三天后,原本贴在宫墙之上的黄榜会被揭下来,由内阁转送到国子监,将众进士姓名刻碑。

随后黄榜会被保管在国子监内,以供后人查阅。

这三天时间,欧藏华收到的请帖犹如雪花一般多,曲非烟再次感叹,又能省下一笔买柴钱。

欧藏华自然不会关注这些,他和杨慎、邹守益约定,次日一同前去拜访了首辅李东阳。

小时雍坊·李府内,李东阳坐在主位,三位新晋进士依次坐在靠下左右。

侧面的小庭院中,有侍女两三,正在演奏着音乐。

听了一阵后,李东阳看向三人,温和的问道“各位觉得如何?”

杨慎神情有些淡漠的说道“如听万壑松,余响入霜钟。”

邹守益想了想,才说道“琴声清雅艳美,琵琶如蜂吟,羌笛如蝉鸣,甚好。”

欧藏华觉得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如果让他来,就再加几门乐器,放大感染力和表现力,但考虑到这些私人聚会,不能让音乐宣兵夺主,可以把演出舞台再移后些。

可这是领导家,还是低调一点比较好“音扬好风,声余心中。”

“哈哈哈”李东阳听后,笑着点了点三人说道“只有用修一个诚实之君啊!”

邹守益有些尴尬的笑了笑,欧藏华则丝毫不慌,他又没说过自己是老实人。

杨慎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他拱手解释道“学生只是觉得,音乐诗词闲暇之时娱乐就好。”

李东阳点头,神情严肃的几分“目前国事艰难,去年内有安化王叛乱、广东与汀漳地区叛民屡屡侵入闽南、刘瑾倒台。外有亦不刺阿尔秃斯这般祸害,正德四年起兵反抗蒙古达延汗,兵败后率残部万余人流入青海湖及海西一带驻牧,随后攻破塞外四卫。”

“国朝内忧外患,尔等作为朝廷官员,当以国事为重。”

“学生受教。”欧藏华三人起身,躬手鞠躬道。

“我已是耳顺之年,国朝的未来,还得靠你们啊!”李东阳又笑了笑,鼓励了三人几句。

从李府出来时,已经是华灯初上。

三人默契的没有坐马车,而是并肩走在石板路上。

杨慎看了看两人,心中莫名一叹,不知这种同年之谊还能维持多久。

倒是邹守益看得开,他看着两位好友,笑着问道“两位在想什么?”

杨慎看向欧藏华,示意他先说。

“嗯亦不刺阿尔秃斯这名字让我想起了一位故人”

“何人?”

“一位著名大孝子”

杨慎和邹守益对视一眼,他们怎么不知道蒙古诸部还有著名大孝子?

三月十九日,欧藏华再次穿上进士服,这一回向大年都没资格送他了,因为有礼部的马车来接。

自宣德八年起,进士恩荣宴均设在礼部举行。

皇帝不亲临宴席,但为显示对新科进士们及殿试考试官的看重,皇帝会钦命一员大臣作为其代表,前往“主宴”。

而殿试考官已经是文臣之首,所以代表皇帝来主持宴会的只能是武将。

在礼部官吏的带领下,欧藏华进入宴席,来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他看了看周围,就发现在场的‘局外人’还挺多。

比如负责纠察的纠仪御史就有四个,二人站在宴殿的东西角,二人立于丹墀。

锦衣卫、鸿胪寺、礼科都派来委官协助,他们的任务很简单,就是记录下宴会中争执座次、酒器坠地、大声喧哗、衣冠不整等属于“失仪”范围的官员姓名,然后听候参处。

就连饮酒的次数都做了规定,大宴行酒九次,中宴行酒七次,常宴行酒五次或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