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找到大门口(2 / 2)

挹娄之鹰图腾 占三木 1205 字 10个月前

挹娄和张广才哈哈大笑——它这是叫它孩子的声音!想当年,阔力的阿咪和额呢就是这样叫它的,它反过来叫上了挹娄和张广才!

手上什么工具也没有,没法切割鱼肉,挹娄就让阔力给他俩往下啄,琢下一块,阔力“咕咕”地叫着,挹娄他们俩就接了过去,放到嘴里吃起来。

不知这是一条什么鱼,生吃还是挺好吃的。张广才想象生鱼不得怎么腥呢,其实,还真就不腥。

从此,吃生鱼,从挹娄开始,一直传到满族。

挹娄他们吃生鱼的时候,把三匹马的缰绳,连在一起,放在车马道的右边,让它们随便地吃些草。

挹娄他们吃完了,就把马牵了回来,又合力把阔力举上了挹娄骑的那匹马上。把半路捡的那匹马拴在张广才马的后边,继续往前走。

一路无话,傍太阳落山的时候,他们来到一处大宅院。

也许是天黑入夜,院子里分外安静。张广才下马,走到黑漆大门前,手握着门环拍门。拍了好一会儿,门里传来了一个老者的说话声,“谁呀?”

“路过,”张广才说。老者说一口夫余语,他也用夫余语说,“天黑,借住一宿。”

“不允。本院已无人。”老者说。

真怪,明明他在里边说话,他怎么说“本院已无人”?老者虽然用的是夫余语,但结构语言的方式,还是汉语的方式,象张广才的姥爷一样,这老者可能是汉族人。张广才就用汉语说,“老伯,我俩是两个孩子,深山老林,黑灯瞎火,求你行个方便,哪怕柴房里圪蹴一宿,也就感激不尽了。”

华佗本是安徽人,但他一生各地行医,尤其带着他的大儿子去过陕西。

他大儿子、也就是张广才的姥爷就学了一口陕西话,这陕西话,有的,就传给了张广才,所以张广才刚才的话语里,有“圪蹴”一词。而门内这个老者又恰恰是陕西人,正所谓“听到乡音,心中一动”,就吱呀呀打开了门。

老者提了一个灯笼,照照张广才,又把灯高举举,照照骑在马上的挹娄。看挹娄,坐在马鞍上,怀里还抱着一只大红鹰,就一凛,说,“你们这是从哪里来?”

张广才就说。

老者听后,又问,“到哪里去?”

张广才又说。

“你是怎么认识的杨庄主?”老者又问。

张广才就把他和他娘和他姥爷八年前路过此地的经过,简要地说了一遍。

老者听后,用灯笼照照张广才,“哎呀,是花神医的后人!”

张广才一怔,说,“老伯是……”

“哎呀,快快进来,”老者说,“你真是误打误撞,你去杨家庄,找杨庄主,却找到门口,尚且不知!”

老者说着,把大门洞开,让张广才进来。

张广才心中一喜,莫非走到杨庄主的门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