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长苏很欣慰,景琰还是聪明的。</P>
今日上门,梅长苏还有一个目的,便是鼓励靖王不要畏难。</P>
但现在看来,似乎并不需要他的鼓励。</P>
提到如何处置庆国公一案时,靖王主张严厉处罚。</P>
但梅长苏劝道,“处理具体事项时,靖王殿下不宜一刀切下。</P>
若是殿下对豪门大族土地兼并之风以同一个标准处理,那么这些大族极有可能联合在一起对抗殿下。</P>
殿下若能轻重不一,处理得恰到好处,让他们利益不均,无法结成同盟。</P>
这样才能更有效的稳住农本,减少流民。</P>
这是陛下所期待的,亦是殿下最好的选择。</P>
加之誉王有意助力一番。</P>
面对他手下的人稍微松松手指,会取得更好的结果。”</P>
靖王思索了片刻,觉得确实有道理,然而他又感到无比的憋屈。</P>
他并不想别人觉得他与太子、誉王是一伙的,他不想让那些冤死的英灵见到他屈服的模样。</P>
提到英灵,梅长苏胸中如有烈火灼烧,景琰当真是从未变过。</P>
玉清却觉得这孩子太过执拗。</P>
坚定不屈是一件好事,但不知变通却是为帝王之大忌。</P>
“靖王殿下,想要得到,就要付出。</P>
想要成就大事,一点点的委屈又算得了什么?</P>
你是怎样的人那些英灵自是知晓。</P>
你又何必在意那些无关紧要的人的眼光呢?</P>
更何况,时间会告诉他们一切。”</P>
萧景琰愣住了。</P>
梅长苏稳住情绪,收敛了几近失控的表情。</P>
“三妹说得对,他们看的是你的心,不是表象。且这只是权宜之举,不会太久。”</P>
玉清看了眼梅长苏微微发白的脸色,皱了皱眉。</P>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P>
靖王殿下既然决定了让二哥当你的谋士,就应该相信他的计策。</P>
同样的,二哥既然决定支持你,便不会害你,任何时候都不会。”</P>
被两个人一顿输出,靖王成功的沉默了。</P>
良久之后,他吐出一口气。</P>
“我知道了,”他低声道,“我会按照苏先生的安排去做的。”</P>
梅长苏得到萧景琰的保证,便翻过了这一页。</P>
他从袖中拿出一张纸递给萧景琰。</P>
“殿下若是可以自己选择辅审的三司官员,这几位或可一用。”</P>
萧景琰低头看了过去。</P>
确实,这些人都很合适。</P>
梅长苏建议萧景琰与这些人结交,却不必结党。</P>
萧景琰很赞同,这种做法很符合他的性格。</P>
如今,萧景琰有梅长苏这样的谋士,宫中有景宁公主和静嫔,自己在军中又有着旁人无法比拟的地位。</P>
这种情况下,可以说他已经成功了一半。</P>
剩下的一半就靠名单上的那些纯臣和梅长苏的谋划了。</P>
这些纯臣才干智慧一样不缺,但缺乏机会,因此很难上位。</P>
梅长苏让萧景琰真心与他们结交,至于算计的事,便交给他。</P>
萧景琰忽然想起那日梅长苏让他去积云楼,他在那里结交的三品户部侍郎沈追,心下了然。</P>
沈追这个人可以说是户部最扎扎实实关注民生的官员。</P>
但太过关注民生,便与楼之敬等人走不到一块去。</P>
若不是他家世显赫,恐怕早就被排挤出了户部。</P>
同时他也是最理想的接任楼之敬户部尚书职位的人选。</P>
直到现在,靖王才真正领略了梅长苏的麒麟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