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知道当年赤焰旧事的人心中都舒坦了很多。</P>
几日之后,靖王回城。</P>
当然,他并没有完成梁帝交给他的任务。</P>
但这是梁帝意料之中的事,因而靖王并没有被责骂。</P>
反而在他回来的第二天,被加封为七珠亲王。</P>
次日,誉王萧景桓由七珠亲王降为五珠亲王,退府幽闭一个月,誉王府长史等七名官员因劝导不力被流配。</P>
又过了几日,静妃被晋为静贵妃,赐笺表金印。</P>
梁帝的想法很简单。</P>
不就是因为他宠了静妃母子,静妃母子才被皇后和景桓针对的吗?</P>
既然如此,那他就多给些恩宠。</P>
静妃推拒过,说是她和景琰福薄才会如此。</P>
但他不管。</P>
他是皇帝,他想宠谁就宠谁。</P>
其实梁帝下的这些旨意也不是突发奇想。</P>
只不过是因为这两年誉王和支持他的官员被抓住的把柄有些多。</P>
久而久之,积少成多,梁帝才会对誉王越来越失望。</P>
当然,导致旨意发出的最大的推动力,是誉王和夏江有所勾结。</P>
梁帝是一个自私的人。</P>
不论他的儿子们做了些什么,只要不损害到他的利益,他都可以轻轻放下。</P>
一旦对他产生了威胁,他会毫不犹豫的出手。</P>
一个又一个诏令下达的结果便是朝堂的格局再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P>
两年时间,朝堂从太子誉王针锋相对,到誉王独大,直至现在靖王站在了优势的地位。</P>
原本的墙头草和处于观望状态的官员们已经逐渐明晰了大梁的未来。</P>
说实话,朝臣们早已经厌倦了朝堂的纷争,若是靖王,他们似乎更愿意接受。</P>
靖王看中中书令柳澄、沈追、蔡荃这等忠正之士,朝堂的风气也因此肃清了一些。</P>
这让很多对庙堂已经失望的官员们重新燃起了希望。</P>
在金陵城议论纷纷时候,梅长苏敲响了靖王那边的暗道出口。</P>
梅长苏极少主动通过暗道去见靖王,因此靖王来得很快。</P>
靖王率先坐下,抬手道,“苏先生请坐,不知先生有何要事?”</P>
梅长苏没有坐下,而是郑重其事的拱了拱手。</P>
“今日见殿下,是想请殿下见一个人。”</P>
“何人能得苏先生如此看重?”</P>
一无所知的靖王笑着问道。</P>
“见到他,殿下就知道了。”</P>
梅长苏看了眼飞流,飞流飞身掠了出去。</P>
玉清坐下后偏头看了眼神态随意的靖王,“二哥,要不要给靖王吃一枚护心丹?”</P>
梅长苏轻声“咳”了一声,“不至于,不至于。”</P>
靖王不解,“这是何意?”</P>
梅长苏只是笑了笑,没有回答。</P>
靖王没有追问,转而道,“前日入宫,父皇让我多来请教苏先生,以后我们见面可以不用走这条暗道了。”</P>
梅长苏勾唇浅笑,“此事我听蒙大统领说过了,殿下应对得很好。”</P>
靖王也笑了起来,“经历了这么多事,总是要成长的。”</P>
玉清撑着下巴,微不可闻的叹了一声。</P>
笑吧,笑吧。</P>
过会就笑不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