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小试开始(2 / 2)

本来就有些饿,还一遍一遍的听这些学子念些打油诗。</P>

这困意实在是压不住啊!</P>

此时,他只求二舅能快点装逼完成,结束这儒祭,在山下找个酒家吃一顿。</P>

就这会功夫,又有近十名学子念完。</P>

不过这水平嘛,和之前那些也差不多。</P>

在普通人看来皆是好诗,但在这些京兆府各书院的大儒面前,确实差了一些。</P>

这时,永乐也失去了之前刚听时的专注,只笑看着众学子念诗。</P>

而一些书院前辈,见自家弟子念出来的诗作确实一般,也都心里默默摇了摇头。</P>

不过有几名弟子做出佳作的书院前辈心中却是有些欣喜。</P>

若是再无人吟诵,矮子里面拔高个。</P>

这最后入三甲的人里,自家弟子说不定也能算上一个。</P>

他们此刻,只希望这小试就此结束。</P>

这时,魏寒又问了一遍在场学子。</P>

话刚毕。</P>

只见圣言书院队伍中。</P>

一名白衣金边的学子站出,自信道:“圣言书院弟子宋允州,有明志诗一首,请公主殿下,魏大人和诸位前辈指正!”</P>

说罢,一首极其富有韵律的诗词便从其口中吟出。</P>

当宋允州这一首吟完。</P>

前方众书院前辈皆是一惊。</P>

而那永乐也是抬头看了他一眼。</P>

这首诗词,已算得上一首绝好的佳作。</P>

诗作的意思大致是年轻时,以学业为志。</P>

入仕后,以民生为志。</P>

大成时,以社稷为志。</P>

整首诗辞藻华丽,意境不俗。</P>

任谁看,都是一首绝佳的诗作。</P>

此刻,宋允州盯着前方台上众位前辈的反应,心中暗自欣喜。</P>

他准备的所有诗词,这首明志诗是他最满意的。</P>

此诗一出,凭刚才这些书院学子的诗作,已难有敌手。</P>

想来,他这一次夺魁,已是无疑了!</P>

看着前方三公主竟对他微笑示意,更是难忍激动之心。</P>

立即抱拳拜首。</P>

当他退回圣言书院的方队后,周围一众圣言书院弟子皆是投来羡慕敬佩的神色。</P>

宋允州也没理会,只安心等儒祭小试结束。</P>

而广场学子听完他这首诗作后,也大都对其有些敬慕之心。</P>

皆是认为不愧为儒门代表,圣言书院。</P>

此诗一出,直接令之前的那些诗作黯然失色。</P>

这儒祭小试的头名,应当非圣言书院莫属了。</P>

魏寒此刻,也是笑着点了点头。</P>

有此一诗,京兆府这一届学子倒也不算是在公主殿下面前丢脸了。</P>

而一旁的陈院长,脸上已笑容尽显。</P>

如此看来,这一届儒祭小试,还是他圣言书院夺魁了。</P>

后方一众前辈,皆是心服口服。</P>

只有欧阳朝闻,神色却是有些焦急。</P>

杨慕容这臭小子,怎么还不站出来?</P>

本来拖到现在就让他有些不满意。</P>

这都要结束了,还在等什么??</P>

王阳明同样疑惑,他这弟子到现在还不站出来,是什么意思?</P>

难不成是怯场了?</P>

就在魏寒即将要宣布儒祭小试结束时,只见杨慕容在这时突然站出,高声道:“青山书院学子,杨慕容,作有明志诗一首,请公主殿下,魏大人和诸位前辈指正!”</P>

此刻,杨慕容行走带风,面色从容。</P>

似无比自信一般,走到青山书院前方。</P>

这一幕,倒是让李长辞有些侧目。</P>

之前见二舅一直不站出来,还以为他只是在润色诗词。</P>

但当见到现在杨慕容的模样,他明白了。</P>

阴搓搓的二舅,竟也是个逼王!</P>

这人前显圣的一套,差点就赶上自己的十分之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