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武举弊端(1 / 2)

为了更方便招贤纳士,同科举一般。</P>

设立状元、榜眼、探花,包括武进士在内足足有上百人,都可在朝廷之中取得一官半职。</P>

一方面,为朝廷处理了内乱,又为朝廷补充了不少具有潜力的武者,可谓一举多得。</P>

而这一切,都是由当时还未及冠的怀真帝一手操办,这让当时先帝很是赏识,对怀真帝赞誉有加。</P>

但是,一旦风头过盛,便会迎来仇恨。</P>

此事,本来是为国为民的好事,但是在有些人看来,这就是对方在为自己未来争夺皇位铺路,他这是在拉帮结派。</P>

正因如此,其他皇室内的皇子,都视当时的怀真帝为眼中钉,肉中刺。</P>

其中,最看不惯怀真帝之人,便是当时的太子。</P>

一个王朝,之所以立太子就是拿当皇位继承人来培养,那是储君。</P>

在当时的太子内心中,大齐本就是他江山,未来他是要继承皇位之人。</P>

而当时还未及冠的怀真帝,居然在他的眼皮底下做出这种事,也不知是嫉妒还是仇恨,他便记恨上了当时羽翼未丰的怀真帝。</P>

之后的日子,太子便处处针对怀真帝,让站在自己这边的皇子们同时排挤怀真帝。</P>

此时之后,怀真帝在皇室中的日子就过得很不如意。</P>

但是,还是有几个皇子站在他的阵营之中。</P>

其中,当时还是皇子的明亲王何逍遥最为忠心,始终拥护怀真帝。</P>

当初怀真帝提出武举的说法,本就是权宜之计,就算以后再次举行武举,也是要间隔数年,再举行武举。</P>

按照怀真帝的设想,武举每八年举行一次为最佳。</P>

哪曾想,第二年太子就在大殿之上提出,再次举行武举之事宜,并且极力要求先帝,把此事交由他去办。</P>

听闻此消息之后,怀真帝在大殿之上反驳太子此举。</P>

治国,需要的是文人,安邦需要的是武将。</P>

在朝中的各个职务之中,用到的更多的是文人,而非武夫。</P>

虽说一两次武举吸纳武者朝廷还是能够吸纳,朝中武者一旦多起来,必定会影响社稷。</P>

就这样,怀真帝当着朝中大臣的面,把接连举行武举的弊端一一阐述出来。</P>

在怀真帝自己看来,自己的行为是为了大齐的江山社稷。</P>

而在东宫太子看来,对方就是当众打他的脸,当着所有人的面,要和自己争夺皇位。</P>

最终,这件事还是被先帝应承下来,交由太子去办。</P>

而且这一办,就是三年。</P>

三年之后,频繁武举的弊端就显现出来。</P>

朝中官职就这么多,武将的官职就不够用了,就只能放进那些文职之中。</P>

而那些武者,只会舞刀弄剑,哪懂那些文人工作。</P>

因为这些武者的参与,导致朝中政务频频出现问题。导致当时的朝政混乱不堪,甚至都开始动摇朝廷政权的根基。</P>

到这时,先帝终于幡然醒悟,想起当年怀真帝在大殿中说的那些话。</P>

眼下这种情况,已经验证了怀真帝所言非虚,当他想起怀真帝之时,怀真帝已经被太子以及其他皇室兄弟,打压的不成样子。</P>

当得知怀真帝受辱之时,先帝便派人去查太子这些年所做之事。</P>

不查不知道,一查老皇帝被震惊到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