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盛景玉住书房,苏文鸢不闻不问(1 / 2)

和怡公主把问题抛回来,想知道苏文鸢是怎么想的。</P>

苏文鸢还能怎么想,她面临的情况,和公主说得完全不一样。</P>

日后谁登基可还不一定呢。</P>

但苏文鸢隐约明白了什么,问道:“启空国那边,给了你什么承诺啊?能让你抛弃这边的公主身份?”</P>

和怡公主只是笑了笑,没有回答,直接离开。</P>

苏文鸢认真思索许久,觉得他们可能还是疏忽了什么,有关启空国的事,得细查。</P>

似乎启空国在谋划什么大事。</P>

回府后,苏文鸢把消息分享给盛景玉,二人的想法基本一样。</P>

首先是安乐侯,和启空国无关,那就是内部的问题,主要是皇上的问题。</P>

皇上突然态度发生转变,这个突然的原因是什么。</P>

再者就是启空国,一个刚复国三十年的国家,先后向安川开战两次,如今又来试探,周遭小国他们也没放过,已经吞并不少了。</P>

如此狼子野心,底气在哪?</P>

他们还让和怡公主如此死心塌地,这可不是什么虚无的承诺,就能做到的,必然得摆出些事实。</P>

“这种情况下,还要让和怡公主回去吗?”苏文鸢迟疑。</P>

盛景玉点头说:“和怡公主还是要回去的,父皇一开始也没打算让她留下,只是表明安川国态度,外加确认消息是否准确。”</P>

这事苏文鸢也知道,所以就算今天和怡公主没有和她做消息交换,和怡公主也是能回去的。</P>

只不过她不知道,被苏文鸢白白套话。</P>

接下来的几日,朝中依旧争论不休,还是有关和怡公主的事。</P>

皇上的态度没有一开始坚决,盛景玉顺势表明,自己已经原谅了金世子。</P>

有了盛景玉的这句话,那些劝说皇上不要把事做绝的大臣,更有的说了。</P>

最后的结果是皇上妥协,同意让和怡公主跟着金口河离开。</P>

但需要指派两位使臣,送他们回去,也好和启空国说明这次的事,看看那边的态度。</P>

选使臣的过程,让皇上头疼。</P>

他都不敢说他的第一人选是苏文鸢……</P>

苏文鸢也不是朝中大臣,她还是王妃,可她这个能言善辩的嘴,皇上是真放心。</P>

一想到使臣二字,他脑中马上就冒出了苏文鸢三个字。</P>

为此他还认真想过,能不能让盛景玉去,就当是苏文鸢跟去照顾他,这样看起来会很合理。</P>

苏文鸢跟着去是合理了,可她身上有伤,并且也不见得会答应。</P>

这时有人提议让苏原去,他是苏文鸢的父亲,这次的事是因为苏文鸢受伤而起的,他去可以更好的解释一下,当天都发生了什么。</P>

苏原不想去,这一趟山高路远,又是和金口河等人同行,他肯定少不了挨骂受辱。</P>

其他人也多多少少对这件事有点恐惧,袁后曾在安川国把他们说的哑口无言。</P>

真的到了启空国,不得被挤兑死。</P>

可不派人跟着去,又不能很好的解释事情经过,由着袁后他们说,安川国这边可就不占理了。</P>

袁后等人一定会极力遮掩自己的错误,把责任甩到他们身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