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小启灵说古(2 / 2)

缓缓将他所知道的,说了出来。</P>

当年,他的爷爷在年轻的时候,曾经为了追寻一件跟张家先祖有关的明器,一路追进了龙山县。</P>

这里位于湖南西北边陲,武陵山区的腹地。</P>

带着那件明器出逃的,也是做盘子生意的同行。</P>

无意中获得那件明器,还窥见了张家的一些隐秘。</P>

为了保证那些隐秘不外传,小启灵的爷爷对那人穷追不舍,让他只能疲于逃命,而无暇将隐秘散播出去。</P>

后来那人逃进武陵山里,无意中坠落山崖。</P>

虽然被山腰的树挡了一下,但最终还是摔到山崖下一命呜呼。</P>

小启灵的爷爷晚了一步,眼睁睁看着人掉下去。</P>

跟着一起下去的,自然就是那件重要的明器。</P>

为了寻回明器,他只能依靠山崖间悬吊的长藤,还有自己带来的绳子,一点点,小心翼翼地降到山崖下。</P>

只是在摔坠的过程中,那明器似乎是被磕得飞出去,不知落到哪儿去了。</P>

面对一片莽莽的丛林和灌木,小启灵的爷爷更是觉得无从下手。</P>

但就在这时,他发现了一个年代久远的盗洞。</P>

如果不是险些一脚踩空陷进去,小启灵的爷爷根本就想不到,在厚厚的藤蔓遮蔽下,还有这么一个古老的盗洞。</P>

身为张家那一代的张启灵,他几乎是立刻就判断出,这里必然有座大型古墓。</P>

看这盗洞的规模,应该是摸金校尉的手笔。</P>

爷爷当下决定,去墓里看看。</P>

说不定,会有什么意外的发现。</P>

关于那一回下墓的具体经过,在爷爷出来后,几乎没有跟任何人说过。</P>

而是写在一个竹简上,放在他密室最里面的架子顶上。</P>

“我那时才三岁,被父亲抱着,进过密室一次。”</P>

“他说爷爷留了些东西,但都是晦涩难懂的密码暗语,就是他也破解不出。”</P>

“我看着内容,也试着记了些。”</P>

“后来才知道,那是我爷爷仿写的秦朝篆文。”</P>

“似乎是在说一些吏治方面的事。”</P>

小启灵说到这儿,终于放下了手中的木棍儿。</P>

许言仔细一看,居然就是一些秦时的篆文。</P>

“所以,你的意思是,那座秦墓应该是在龙山县?”</P>

许言眉头非但没松,反而更紧了。</P>

那可是湖南的边陲,距离这边的距离,光靠骑马的话,每个十天半个月过不去。</P>

路途遥远是一个因素。</P>

最重要的是,这一路上大大小小的军阀遍布林立。</P>

想要穿过他们的势力范围,可不会那么顺利就过去了。</P>

许言现在是湖南派系军阀中的新贵。</P>

上次在陈司令那儿弄到了个民团长的头衔。</P>

虽然只是挂了个虚名,但到底也算是小有名气。</P>

当时在常沙,他是站在别人眼皮子底下的。</P>

万一在经过某人的势力范围,却恰巧被当时在常沙的人给认了出来。</P>

那就麻烦了。</P>

许言不认为谁能留得下他这支精锐小队。</P>

但想要低调安静地完成任务,显然会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