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因缘俱足,水到渠成(1 / 2)

下午3:00,常学勤带方国伟准时来到杨成希办公室。</P>

杨成希在办公室等他。</P>

他见常学勤身边跟着一位中年人,便问:</P>

“学勤啊,这位是?”</P>

“书记,我跟您介绍一下,这位是临州建筑的老板,方国伟。”常学勤介绍道:“他想来我们市做地产开发。”</P>

“杨书记,您好,很高兴能见到您。”方国伟紧跟着说。</P>

“你好,我听过你们公司,在江南省很有名气。”杨成希和方国伟握手说:“能够从一家乡镇企业一路走来,成长为跨区域,集合建筑施工、地产开发、建材生产的综合性集团公司,很不容易,也不简单。”</P>

“杨书记,过奖。能够发展到现在,一方面,源自于国家政策支持,一方面,多亏常市长精心指导和帮助,否则我一个农民怎么能走到今天。”方国伟谦虚说。</P>

“谦虚了,学勤同志的经典之作,我个人很佩服。坐吧,不要客气。”杨成希招呼道。</P>

“谢谢书记。”方国伟说。</P>

“方总,欢迎来长宁投资兴业。长宁市对于任何企业的态度是一以贯之、一视同仁,无论是本土企业,还是外来企业,又或者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杨成希说:</P>

“只要遵纪守法、遵章守规,在法律框架上从事经营活动,我们都是鼓励、支持、帮助的,绝对不会偏袒任何一方。”</P>

“杨书记,来之前,就对长宁市投资环境有所耳闻,临州建筑很放心,也很有信心。”方国伟说:</P>

“在您治下,我们已经看到各行各业呈现方兴未艾、生机勃勃的发展姿态和繁荣景象……”</P>

“这里蕴含不少商机,对于临州建筑来说是良机。”</P>

“我们将进一步拓展业务范围,为长宁市科学跨越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力量,也为长宁市群众提供更好的安居乐业环境。”</P>

“哈哈,长宁市的发展还需要更多企业共同努力啊。”杨成希笑道。</P>

一番开场白之后,杨成希切入正题。</P>

“学勤,今天叫你来碰个头,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想听听你对预售资金监管的思路,以及应对举措。现在外面意见闹的很大,请愿书都捅到我这里来了。”</P>

常学勤略微沉吟,说道:“书记,我还是坚持己见,不为所动。”</P>

“毋庸置疑,资金监管在短期会对行业造成很大影响,也会对我市经济产生一定负面影响。但是从长远来看,是利大于弊,这一点我有充足信心。”</P>

办公室里的碰头会正在进行,市长周逾明也匆忙赶过来,快步走进办公室。</P>

大约半个小时后,方国伟走出办公室,来到隔壁休息室等待。</P>

他站在企业角度,阐述了看法。</P>

让杨成希、周逾明两大巨头,心里有了基准底线。</P>

简而言之,影响必然有,但不会如部分企业反应的那样一泻千里。</P>

相反,只要扛过适应期,对市场环境、行业发展乃至社会大局方面都有诸多好处。</P>

而,常学勤在方国伟离开之后,阐述的应对思路,则给了杨成希、周逾明的底气。</P>

“当真?学勤同志,你对我和逾明交个底,把握到底有多大?”杨成希追问。</P>

周逾明目不转睛看着常学勤,眼里满是关切。</P>

“书记、市长,问题应该不大,这点,我的信心还是有的。”常学勤肯定说道。</P>

“好!学勤同志,我相信你,你说有信心那就表明没有问题。”听完常学勤肯定答复后,杨成希明确说道:</P>

“我向你表个态,预售资金监管这个事情继续推下去,再大阻力也要推下去。”</P>

都是千年老狐狸,一项制度到底是好、是坏,心里似明镜。</P>

只不过,客观条件所限,有顾虑。</P>

“学勤,只要你真能把这家企业引进来,我和书记态度一致。”周逾明态度更鲜明:</P>

“即便今年指标再难看,压力我来扛。要把预售资金监管落到实处,坚决把一些害群之马从行业里清除出去。”</P>

三大巨头碰头会后,预售资金监管的事情,似乎偃旗息鼓。</P>

房产部门文件会签后,无下一步动作。</P>

这种迹象,看在部分企业眼里,是一个好消息。</P>

表明施压有效果,歌可以继续唱、舞可以继续跳。</P>

高杠杆、高周转转的经营模式可以继续,赚快钱的节奏不会停止。</P>

“常学勤刚来时,看面相,我们还以为是温和派和过渡派,没有想到,不声不响憋着大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