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轻轻摇头,对张伯宏说道:</P>
“张书记,三个硬性条件,一个勉强超过,两个都没有达标,这个项目通不过的。”</P>
“常司长,虽然目前暂时没有达标,但是在未来两年之内是可以达标的,我们希望打个提前量。”张伯宏立刻解释:</P>
“这个城际轻轨项目,对于我们至关重要。”</P>
“他可以加快镜州市与辖区县的经济要素流动,联系更为紧密,实现融城发展,推动城镇群的共同进步……”</P>
“张书记,我知道城际轻轨对地区发展,尤其是要素流动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常学勤话锋一转:</P>
“张书记,你这是在本末倒置啊。”</P>
“我知道,你是想通过城际轻轨这个项目来拉动经济……”</P>
“但是,城际轻轨项目之所以能够进入项目库,前提条件是一个地方的经济要达到一定规模后才能支撑。”</P>
“你把城际轻轨的经济拉动作用想得太美好了。”</P>
“实际上,如果地区经济不到一定规模,它不会起到正面作用,反而是一个沉重负担。”</P>
“常司长,项目资金来源没有问题。”张伯宏还是想争取。</P>
“项目资金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我相信你们也有办法筹集到,但是运营资金呢?”常学勤进一步说:</P>
“项目一旦运营,城区,加上周边县城的人口,能否保证项目盈亏基本平衡?”</P>
“张书记,你们必须要考虑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项目不是一次性项目,需要长期运营。”</P>
“即便建设资金没有问题,也不过是通过城投融资来的,最终成本还是要镜州市的老百姓来承担。”</P>
张伯宏尴尬点头:“……”</P>
许国瑞见状,立即接着说:“哎,伯宏同志还是把问题想简单了。”</P>
“是啊,抓一个大项目一定要从市场角度考虑投入与产出,不能片面追求投资效益,忽略经济和长远收益……”说到这里,常学勤语气委婉下来:</P>
“许省长、张书记,我不是想打击你们的积极性,你们都是文聪同志家乡的领导,大家就是熟人。”</P>
“镜州是欠发达地区,我们会在政策允许范围内酌情考虑,但是轻轨项目肯定是通不过的……”</P>
“建议,张书记你先回去对照规划纲要列出的项目清单,再好好研究,究竟什么是当务之急,必须要做的。”</P>
“思路完善、条件成熟后,再报上来。也可以和文聪同志直接联系,我会看的。”</P>
“谢谢常司长对我们镜州市工作的指导、指正。”张伯宏说:</P>
“您放心,回去后我一定组织人员对投资纲要目录进行仔细研究,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来。”</P>
张伯宏知道事情已不可为,常学勤的态度委婉而坚定。</P>
但是没有想到,竟然还有意外之喜,可以通过李文聪直接报告。</P>
这个就很便捷了。</P>
“常司长,也请您放心。今后这类项目,我一定会严格把关。”许国瑞表态道。</P>
“我相信两位一定能把项目管好、抓好,我等会还有个会,就不留两位了。”常学勤看看时间。”</P>
“好,您忙。今后再向您报告。”许国瑞说。</P>
“没问题,随时欢迎。”常学勤说。</P>
许国瑞、张伯宏走出常学勤的办公室,来到李文聪的办公室,发现李文聪不在。</P>
张伯宏发了一条短信,然后和许国瑞走出办公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