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头哥研究院。</P>
常乐同刘朝阳一同走向材料研究所。</P>
陪同的还有舒志杰、林丽。</P>
“刘院士,又有产出了?”常乐问。</P>
“对,材料研究所光伏面板在技术上有了新突破,经过我们论证,基本上进入了商业化应用阶段。”刘朝阳说。</P>
“项目负责人是谁?”常乐问。</P>
“陈兆元。”</P>
“陈兆元?没什么印象。”</P>
“如果不是这次技术突破,我也没有什么印象。”刘朝阳解释:</P>
“四年前他从南开博士毕业,他的老师是国内光伏研究的顶级科学家。”</P>
“他认为陈兆元这个年轻人很有潜力,是一个可造之才,就把他推荐给我。”</P>
“他进入材料研究所工作后,一直潜心研究光伏产业,如今也算有了一个不小的技术突破。”</P>
“嗯。”</P>
四人来到材料研究所前坪。</P>
陈兆元带着项目团队成员,已经在前坪等候。</P>
身边还有一块黑色面板,是为光电转换装置。</P>
“老板,刘院士、舒所长,林博士……”陈兆元一一招呼。</P>
“陈博士,介绍一下。”常乐点头说。</P>
“好。老板,刘院长,这就是我们团队最新的研究成果……”陈兆元介绍道:</P>
“基于林博士碳纳米管,配比其他材料打造的光伏面板,太阳能转换效率已经达到50%……”</P>
“转换效率是目前主流晶硅光伏面板的2倍多,也远超欧美正在大力发展的钙钛矿光伏电池的利用效率,他们的利用效率在实验室是33.5%。”</P>
“兆元,不要这么掐头去尾的介绍,老板不是专业人士,你这么介绍,听不懂。”刘朝阳打断。</P>
“对,你就把我当成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外行小白,给我科普一下。”常乐笑着说。</P>
“哦,好,是我考虑不周。”陈兆元面露尴尬,恢复正常后,继续介绍:</P>
“太阳能由不同波长的光线,也就是不同频率的光子组成,太阳能光伏面板就是利用这些不同频率的光子的能量,转换为电能……”</P>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晶硅太阳能光伏面板,不能完全吸收所有频率的光子能量……”</P>
“只能吸收近红外光、可见光和紫外光等,这些光波长适中,能够进入面板。”</P>
“而红外光等波长较长的光不能吸收,波长较短的光子也不能吸收,这些光子一接触面板就会发热流失。”</P>
“所以效率很低,当前已经商业化的成熟技术,单晶硅转换效率为16-18%,实验室最高转化率为25%:”</P>
“多晶硅光电转化率位于14%-16%之间,实验室最高转化率为20.4%;”</P>
“薄膜单结电池,实验室目前最高转换效率为29.1%。”</P>
“欧美正在大力发展的钙钛矿光伏电池的利用效率,在实验室为33.5%。”</P>
“我们就应用了一个新材料,就是林博士研究的批量制备的高纯度碳纳米管。”</P>
“通过这种高纯度碳纳米管,制作了一种双曲热发射器,将不能利用的各种频率的光子进行压缩,转化成可利用的同一频率的光子。”</P>
“通过实验验证,这种方式,碳纳米管光伏面板的理论转化效率在80%以上,目前已经实现的转化效率50%。”</P>
50%的转化效率意味着什么?</P>
意味着每平方米的太阳能面板在标准日照条件下(1000瓦\/平方米),每小时可以输出电功率500瓦,每2个小时1度电。</P>
每年按照标准日照时间(1300小时)计算,可以产生650度电。</P>
国内目前不含高原地区的存量建筑屋顶面积为315亿平方米。</P>
按照15%的渗透率(不是所有屋顶都加装太阳能面板),意味着可以产出2.93万亿度电。</P>
而2018年全国发电总量为6.99万亿度,2.91万亿度电将占据41.91%。</P>
能源自主将迈出最坚实的一步。</P>
常乐听完介绍,很兴奋,鼓起掌来:</P>
“陈博士,恭喜你。你和你的团队的贡献已经不能用金钱来衡量,当然,钱肯定少不了。”</P>
“谢谢老板。”陈兆元欣然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