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数第二局,刘家上场的是三十包冻顶山母树乌龙茶。</P>
而且还都是满清老存货。</P>
冻顶乌龙茶,采用的是半发酵工艺,越是陈茶,味道越为正宗,价格也就越高。</P>
而这些百年老陈茶,基本跟味道没什么关系了,而是极为奢侈的收藏品。</P>
裁判围过来鉴定,封条完好无损,没有打开过的痕迹。</P>
经刘家同意,抽样打开一包验看。</P>
里面的茶叶成半球状,色泽墨绿,边缘隐隐金黄色,绝对是顶级的冻顶乌龙。</P>
有了这两点,完全可以断定是正品无疑。</P>
可接下来估价可要了亲命了。</P>
冻顶乌龙母树茶,名气仅次于武夷山母树大红袍,清末民初那会儿,价格就高的离谱。</P>
改开后,价格更是一路飙升。</P>
尤其是林家移民后,冻顶山茶园被一位神秘买家买下。</P>
从那以后,母树茶就没有售卖过。</P>
也正因为如此,这些年价格更是一路高歌猛进。</P>
前几年,方世南成交的那包54年的母树存茶都花了两千两百万。</P>
这三十包满清起源老存货又得值多少钱?</P>
七位裁判研究了好一会儿都没有结果。</P>
后来干脆把刘建华和陆飞同时叫过来,三头对面一起协商。</P>
“刘先生,我们给您的这些茶,估价三千万每包,您看怎么样?”</P>
刘建华还没说话,刘佩文就不干了。</P>
“不行,绝对不行。”</P>
“方老买的那包54年的,都要两千两百万,我们这些满清老存货怎么可能就值三千万?”</P>
“您这不是开玩笑吗?”</P>
“刘先生,话不是那么说。”</P>
“方老花高价买一包就为了收藏,若是数量多,他也不可能给出那样的高价。”</P>
“按照目前的市场行情,三千万不低了。”王振邦说道。</P>
“王老,您这话,我不能认同。”</P>
“前年,福元昌号的民国老普洱都拍出两千三百万一桶。”</P>
“我这比他年份高,更是稀缺的冻顶山母树陈茶。”</P>
“所以,三千万的价格,我们无法接受。”</P>
“咝——”</P>
这下王振邦也没词儿了。</P>
“刘先生,那您认为多少钱一包合适?”霍顿问道。</P>
刘佩文想了想说道。</P>
“反正低于六千万每包,我们绝对不会同意。”</P>
“噗......”</P>
“不可能。”</P>
“这个价格高的太离谱了,不管从哪方面考虑,它也不值这么多钱。”</P>
“况且,您这数量巨大。”</P>
“不管是什么,数量多了肯定贬值,我们最多给你们估价三千五百万。”王振邦说道。</P>
“数量多怎么了?”</P>
“数量多,我们这也没有假货呀?”</P>
“您要是不相信把三十包全部打开,看看是不是纯正的母树乌龙茶。”</P>
“您要是嫌太离谱,我们可以让一步。”</P>
“最低每包五千万,再低了肯定不行,我们无法接受。”刘佩文说道。</P>
“五千万还是太离谱了,陆先生这边也不会同意的。”</P>
“我们要公正的.......”</P>
“主裁判您先等一下。”</P>
王振邦还要继续劝说刘佩文,被陆飞打断。</P>
“陆先生,您有什么要说的吗?”</P>
“那什么,我也觉得数量多不是问题。”</P>
“数量多并不代表品质差。”</P>
“只要东西是好的,数量多少应该不会影响它本身的价值。”</P>
咝——</P>
陆飞这一说,把裁判和刘家爷们儿同时整懵逼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