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9章 缂丝(1 / 2)

我在民间修文物 胖爷 1193 字 10个月前

为了保护里面的物件儿,龙云特意做了三层防护。</P>

可这却把陆飞的耐性耗到了临界点,在心中把龙云问候了好几遍。</P>

好在最里面的金丝楠木箱子让陆飞感到一阵惊喜。</P>

否则,明天非得找龙云理论不可。</P>

把金丝楠木箱子请出来放到地上,轻轻将盖子掀开。</P>

里面是一个筒状的黄绸子布袋。</P>

嘿!</P>

看到这个布袋儿,陆飞就更开心了。</P>

这是过去专门装书画卷轴的布袋,作用类似于现在的画筒。</P>

所有收藏品中,陆飞最钟爱的就是书画和瓷器。</P>

见到这个布袋,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的喜欢。</P>

最让陆飞兴奋的是,自己还闻到一股绢帛的味道。</P>

不用说,里面的书画作品一定是绢本了。</P>

怀着激动的心情,陆飞解开封口的绒绳,小心翼翼的取下布袋。</P>

布袋扯下来三寸,看清楚里面的东西,陆飞虎目圆睁惊呼出声。</P>

“卧槽!”</P>

“缂丝!”</P>

“这个可太牛逼了嗨!”</P>

缂丝又称刻丝,是神州丝绸艺术品中的精华。</P>

这是一种经彩纬显现花纹,形成花纹边界,具有犹如雕琢缕刻的效果,且富双面立体感的丝织工艺品。</P>

缂丝的编织方法不同于刺绣和织锦。</P>

它采用\\\"通经断纬\\\"的织法,而一般锦的织法皆为“通经通纬”法,即纬线穿通织物的整个幅面。</P>

缂丝有其专用的织机缂丝机,这是一种简便的平纹木机。</P>

缂织时,先在织机上安装好经线,经线下衬画稿或书稿。</P>

织工透过经丝,用毛笔将画样的彩色图案描绘在经丝面上。</P>

然后再分别用长约十厘米、装有各种丝线的舟形小梭依花纹图案分块缂织。</P>

缂丝能自由变换色彩,因而特别适宜制作书画作品。</P>

缂织彩纬的织工须有一定的艺术造诣。</P>

织物的结构则遵循“细经粗纬”、“白经彩纬”、“直经曲纬”等原则。</P>

由于彩纬充分覆盖于织物上部,织后不会因纬线收缩而影响画面花纹的效果。</P>

缂丝其实并非真的用刀来雕刻。</P>

这是一种以生蚕丝为经线,彩色熟丝为纬线,采用通经回纬的方法织成的平纹织物。</P>

纬丝按照预先描绘的图案,各色纬丝仅于图案花纹需要处与经丝交织不贯通全幅。</P>

用多把小梭子按图案色彩分别挖织,使织物上花纹与素地、色与色之间呈现一些断痕,类似刀刻的形象,这就是所谓\\\"通经断纬\\\"的织法。</P>

古人形容缂丝“承空观之如雕镂之像”。</P>

旧时刻丝着录所说的“通经断纬”,即指此意。</P>

其成品的花纹,正反两面如一。</P>

缂丝技艺在宋代以后不断发展,至清代缂丝业中心已移至苏州一带,所用彩色纬丝多达六千种颜色。</P>

采用缂丝法临摹的名人书画,工艺精湛、形象逼真。</P>

06年,缂丝技艺入选第一批神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

可惜传承这门技艺的大师凤毛麟角。</P>

但完成的作品,每一幅价值都相当惊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