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门内,沈定拉着来送辎重的文吏之手,神情激动:“杨将军情意深厚,定无以为报,无以为报啊!”
文吏不知该如何回应,只是尴尬笑着。
沈定不在乎文吏说没说话,只要文吏记住他说的话就成:“还望先生告知杨将军,杜陵兵马,定会助将军成事!”
语气激昂地说完这句,他又压低嗓音,凑到文吏耳边:“只是,事成之后还希望将军在车骑将军跟前美言一二,好叫我等……我等也得个一官半职不是?”
“一定带到,一定带到。”文吏不想听这种他事先不知道的谋划,胡乱应了两句,交割完毕后匆匆离去。
送走文吏,沈定面色平静地回到军帐内。
很快韦康面色怪异地走进帐中:“明公,杨奉这是?”
沈定沉吟片刻,总结道:“他太想进步了。”
“……”韦康没有追问,“有此兵甲,也就无需找京兆尹了。”
“还是要找。”沈定给出不同的选择。
韦康不得不询问出声:“可左近县乡,都已招募一轮。如若不放低标准,一时半会恐难有更多士卒。”
“不用急着买到手。”沈定另有需求,“元将你不是与太常杨公有旧?只要联系上杨公,叫天子知晓,虽朝中权奸横行,但三辅亦有忠臣!”
说完正义凛然的话,沈定语调放低:“虽然现在还没办法平灭贼臣,但只要我等兵强马壮,李傕等人亦不敢过分欺侮天子不是?”
韦康闻言,立即神情激动:“明公所言甚是!康这就去办!”
“为了天子”,这是韦康投靠沈定的借口,不会真的一心一意为天子,但也不能完全抛开天子不管。
目送韦康离开,沈定的思绪飘到了长安城内。
“不知齐固的事办得怎样了。”
时隔三年,齐固终于再次回到长安城。
“大哥,长安城残破许多。”身后一人感慨不已。
齐固看向此人:“是啊。长安城如此,我等又何尝不是?”
当年齐固为避祸离开长安,跟着他一起走的有十多人,三年后被沈定收服时只剩下五六人。数历战阵之后,现在能跟齐固回长安的,也就三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