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世事难料(2 / 2)

生产机械的厂家也在扩充生产线,而工程建设的遍地开花使得原本靠租赁机械施工的方式应接不暇,不管是单位还是施工队都不得不自己采买一些新的机械设备。

随着设备的产能过剩,价格自然也降了下来,从而使得像刘浩仁这样供配件的小单位的利润也薄了很多。

机械设备的生产过剩也不一定是坏事,虽然让不少靠租赁养家糊口的人没了饭碗,但同时也让各种考证的技术学校火爆了起来。

学了本子后一个月的工资就能翻上一两倍,总比在车间上班要强上很多,因此吸引了很多待业青年加入到了考证的大军中。

结束了交谈,陈世里也大概猜到了刘浩仁为何会让刘鑫来单位里坐班了。

现在的单位别看每个月赚得不少,之前集团看在柯岩的关系上倾斜了一些订单,如今柯岩已经离开了集团,想必明年的订单就不会那么多了,再加上国内产的能过剩,出口的话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集团的业务都在慢慢缩减这块的投入,转而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高精端的科研行业中。

凡事都有两面性,一个坏消息同时也一定伴随着一个好消息。

机械设备使用的人多了,势必后期维修换件的几率也增多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设备的零件老化,也将迎来一波维修的小高潮。

由于售价一降再降,自然厂家要求的质量也稍稍放松了一些,以前一个配件能用五年,现在能用一年就行。

堤内损失堤外补,后续维修肯定要来原厂买配件,现在把配件的价格提高一点,以前的损失也能弥补回来一些。

这样一来,刘浩杰的公司就有了大展手脚的机会,当然这机会并不是当下,而是一两年后。

刘鑫所在的研究所主要研究的是仿生假肢,不光是给人用的,还有各种动物用的。

当然这只是研究所内的一个项目之一,研究所主要研究就的机器人人工智能,主打的口号就是解放人类的双手。

因为国外的人工费用很贵,所以很多有规模的企业都采用机械化代替人工,大型的机械设备满足了农场主的需求,而高精端的人工智能设备则满足了企业的诉求。

一个人拧螺丝不可能每一下的力度都一样,也不可能毫无疲倦的一直拧一天,但一个机械手臂就可以,只要程序设定好,它可以连续工作很长时间都不用休息。

这方面的技术已经很成熟了,一般国内也只有大的企业会在个别的岗位上使用,毕竟一套设备也不便宜,后期的维修费用更是贵得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