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又说这些风凉话,我才多大,哪有你的人生阅历多呢。你说得也对,只有经历得多了感悟的多了,才能发现哪怕一草一木也有其独特的意境之美,这些理论知识我都懂,可懂并不代表就能明白。”
齐萱虽然是在法国出生和长大,从小就受到父亲的影响,很喜欢东方的传统文化,很小就喜欢唐诗宋词,确实和当地的孩子有着很大的不同。
母亲被迫和父亲分开了,但这并没有影响到齐萱,因为父母依旧很爱自己。
齐萱也明白,外祖父的强势不是父母能抗衡的,齐萱也没有责怪母亲,而是选择回国陪父亲散散心。
待齐萱手里的仙女棒燃尽,陈世里又给齐萱点燃了一个,自己则去把最后一个烟花点燃,放完也该回去休息去了。
村里的孩子这个时候一般都会去串门,几个人凑到一起,在某个人的家里一起打牌或是打游戏一直到天亮,然后便回家和父母去拜年,毕竟到时候还有红包可以拿。
陈世里从小没有什么玩伴,小朋友们都笑话陈世里是野孩子,虽然陈悟道是远近闻名的人,但在小孩子的世界里,并没有这些感念,只有单纯的喜欢和不喜欢。
都说农村的孩子成熟得比较早,那也只是干家务,干农活方面,但这些方面的早熟也从侧面说明了农村的艰苦,哪个父母要是有条件,不让孩子过锦衣玉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呢。
陈世里算是真正早熟的孩子,这和陈悟道的教导是分不开的,明事理,辨是非,知善恶,这些对于很多大人来讲都还不懂的东西,陈世里小小的年纪就已经明晓一二了。
没有小伙伴陈世里就自己一个人看书,书中自有黄金屋说得一点都不假,一个人沉浸在那浩瀚的书海中,总能从中找到一些内心渴望的内容,渐渐填补那空虚的内心。
习惯了放完鞭炮就去睡觉,醒来后去给爷爷还有赵大爷拜年,每年都能有一百块多钱的零花钱,小陈世里自然开心得不行。
小时候的农村一百块钱能买很多的东西,一根冰棍才几毛钱,一斤肉也才两块多钱,所以对于小陈世里来讲,这可是一笔巨款了。
当然那一百块钱是陈悟道给的,赵卫国可没有那么多的钱,老两口给了陈世里一共二十块钱。
随着陈世里的年龄大了,收到的压岁钱也多了,但不管多少钱,陈世里都没有乱花过,而是年后一并交给爷爷去探望那些老红军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