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以身噬剑(2 / 2)

有想法才能有新的突破,没有想法的话,又怎么会有新的研究成果呢。

科研部在徐静芳的带领下虽然依旧支撑着洪武市的科研任务,但徐静芳毕竟年龄也大了,这几年也没有出国进行学习交流。

集团在海外有其他年轻的精英人才在搞研究,也不会在国内投资太过昂贵的研究项目,反而在一些第三世界国家可以随意研究后批量生产,也不用担心环境污染等问题。

郑柏林闻了闻密封袋的外包装,一股刺鼻的味道直冲天灵盖,显然这样品不简单。

味道越重说明用在航天方面的几率越大,一般军用的几率很小,军工厂都有自己的检测部门,也不会这么随意就送过来检测,即使真的送过来也是全程有人跟着的。

郑柏林把东西丢在了操作间,赶忙洗了洗手就去楼上接了一杯热水,报纸都没来得及看,见卢曼曼已经换好了工作服,郑柏林也赶忙换衣服去了。

陈世里还是按照每天固定的时间去单位,即使自己来早了也没用,所有办公室的钥匙都在其他人的手里,大热天的总不能在外面干等着吧。

昨天说有加急的样件要打,陈世里还是早出来了半个小时,免得路上堵车耽误了上班时间。

原计划上午还有王大义的三个样件要打,这突然加进来一个还是要全性能测试,光模具就要换五六个,估计上午能测试完两个就不错了。

停好了车子,陈世里刚巧看到史玉环也从大门口走了进来,犹豫了一下陈世里还是等起了史玉环,毕竟明天两个人要一起去集团。

那个实验室以前陈世里和师父柯岩去过不少次,当然那还是八年前的事情了,如今也不知道里面有没有变化,但肯定没有自己在国外的那些实验室先进。

有些仪器和设备是实验室自己二次研发的,根本就不会外传,更不会出口到国外。

先进的仪器一般国内都是买来直接用现成的,至于工作原理什么的却不知道,就连出了问题都要请厂家来维修,说起来这方面还真的是一种悲哀。

实验仪器就不说了,医院里的医疗器械越是昂贵就越是要依赖进口,因为这些技术在国外已经很成熟了,而国内一直是一片空白。

自己研发投资很多,等你研发出来,厂家就会立刻淘汰这个型号的器械,所以国内的很多研发机构就做起了二道贩子,拿着拨下来的研究经费去国外购买一些器械的独家代理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