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大爷在炕上和老伴在听收音机,听到陈世里的声音后赶忙招呼陈世里进来。
陈世里把东西放在客厅,掀开门帘说道:“您就别下来了,大孙子回来哪能让爷爷过来迎接呢。”
看到赵大爷站在地上,一只脚穿上了鞋子,另一只脚在地上摸索着另一只鞋子。
“哎,老了,不中用了,连鞋子都找不到了。”
赵卫国有些郁闷地脱下鞋子,又坐回了炕上。
按照赵大妈的意思,两个人秋天就该搬到养老院去,手续陈世里早就给办好了,可赵卫国一拖再拖,最后决定过完最后一个年再去。
“老头子,大过年的瞎说什么。”
赵大妈用手拍了一下老伴的胳膊,两个人现在生活确实有些不方便,既然老伴不想去养老院,自己就陪着呗。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作为赵大妈那一代人,理念里还是夫唱妇随,也没有什么女权主义,独立思想什么的。
年轻时两个人也会吵吵闹闹,归根结底都是生活上的琐事,那时人的思想也比较单纯,没有什么相互算计,也没有什么望着一山还有一山高的想法。
“你赵大妈说得对,来喝杯水暖和暖和,一会儿咱们包饺子。”
赵卫国一边说着,一边娴熟地从炕上的小桌上拿起茶壶,给陈世里倒了一杯茶。
“好嘞,我刚刚还买了些韭菜和大葱,今天两种馅都包点,正好可以都尝尝。”
陈世里知道赵大爷平日里很少吃肉,所以买了一些上好的猪肉馅,大过年的总不能还吃白菜馅的吧。
韭菜在夏天便宜得要死,过年最贵的时候也就七八块一斤,没想到今年这韭菜居然十五六块一斤,你还别嫌贵,刚到一批,一会儿就卖完了。
过年期间韭菜可是热销的蔬菜,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几乎吃饺子的人家,十家有八家要吃韭菜鸡蛋的。
其他菜也上涨了不少,但却没有韭菜夸张,毕竟黄瓜西红柿这几天可以不吃,但没了韭菜,这年味终究是少了一些。
投诉举报也不好使,因为人家进货价就十多块钱,基本上也没什么利润。
总的来说其实谁都没有赚什么钱。
大棚为了保暖,增加了供暖费用,运输途中的损耗,防护费用等等,也比往年高了不少。
罪魁祸首便是这寒冬造成的,虽然有些地方存在炒作的事情,但也都是个例,法治社会,铤而走险定会受到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