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见易中海半天都没反应就苦笑着说。</P>
“别的院里都有不少上山下乡的,可是咱们院里一个都没有,这样下去闲话迟早会传出来。”</P>
“你这给我比了个大难题啊。”</P>
易中海缓缓开口说:“这上山下乡你指望谁去?这不像别的,大家都积极响应。</P>
你让我安排,我也没办法安排啊,这安排谁,谁家就得恨上我,这样吧,咱们开个会,赵领导,您认为如何?”</P>
赵阅耸耸肩,对此他也没办法。</P>
现在院里人都有工作,哪怕停课的高中生大学生也挂了个临时工,这种情况下,指望谁去?</P>
果不其然,召开全院儿大会后各家都保持沉默,没一个响应的。</P>
现在还好,能赖,两年之后家里孩子多的,没工作的全部统统送走,那时候95号更遭人记恨。</P>
过了一会易中海又说了一遍,这才有人开口。</P>
“一大爷,非得安排人去?不去行不行?这上山下乡我去过,去的时候我是半大小伙子,回来时候后是个沧桑的小老头,我爸第一眼看见我都说大哥您找谁。”</P>
说话这人是10年前那次第一批去的。</P>
他见院里人都盯着他看,笑了笑就继续说:“我回来跟人说我才20多,没人信,都说我40大几。</P>
找对象时候大姑娘嫌弃我,说我不正经,这么大岁数也想老牛吃嫩草。</P>
找媒婆,我还没说年龄,她们第一时间就给我介绍30多,40多的寡妇。</P>
也就是咱有钱了,不在乎找对象是不是农村的,要不然我宁愿打光棍单着。</P>
我为什么变成这样?</P>
还不是在农村风吹日晒,天天种地弄得?</P>
就这样工分每天都拿不满,找大队长也没用。</P>
欺负的就是我们这些无依无靠的城市青年。</P>
去知青办告状?</P>
可拉倒吧,回来就得被按着揍。</P>
每年分粮我们是能省着吃就省着吃,那个苦啊,谁去了谁知道。”</P>
话音刚落,家里有适龄青年的家庭当家的就站起来了。</P>
“一大爷,按理儿来说您开口了我们肯定不能拂了您面儿。</P>
但是这上下乡下谁爱去谁去,我们家不报名。”</P>
“我们家也不去,我家孩子都大上大学了,可不能送种地去,家里小的才上初中,这个年纪让他去种地?</P>
那我家小的会不会恨我这当爹的一碗水端不平?</P>
我家也那话,谁爱去谁去,我家不报名不凑这热闹。”</P>
“一大爷,我家够年龄的是我大闺女,您不能让我把她送走吧,我可听说了,不少女知青都嫁给当地农民了,我可不愿意我闺女嫁到农村天天吃苦。”</P>
家里有孩子快够年龄的也坐不住了,谁知道这上山下乡得持续到什么时候?</P>
也纷纷开口说。</P>
“一大爷,咱们院儿适龄的都有工作,这事儿就算了吧。”</P>
“就是,去遭这罪干啥。”</P>
贾张氏这时坐下面说:“老易,你也别担心有人说闲话,我们院儿适龄青年工作都自己解决了,这种情况谁能把工作扔了种地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