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向种花家学习:众皇帝卷起来了!(2 / 2)

明太祖朱元璋:“你们难道都没有发现一个问题吗?”</P>

明太祖朱元璋:“这第三阶段的标题,甚是奇怪!”</P>

明太祖朱元璋:“什么叫做实则封锁,强行突破?这封锁是啥意思,种花家被谁封锁了?谁能封锁得了种花家?”</P>

经过朱元璋这么一提,众人才关注到了这第三阶段的标题。</P>

确实是有些奇怪。</P>

毕竟,在古人们的观点里,很难想象技术垄断是一种怎样的概念……</P>

封锁?</P>

以清朝的经验教训来看,封锁不是纯纯的找死吗?</P>

异国如果将种花家封锁在外,那不是像清朝一样在作死么?</P>

……</P>

众人不明所以。</P>

只好继续观看盘点视频,看看后面有没有能让他们茅塞顿开的解释。</P>

【种花家的正式成立,吸引了大批的留学科技人员回国。</P>

正所谓“燕园虽好,非久留之地,归去来兮”,以华罗庚、李四光、前学森、前三强等为代表的留学人员回来了。】</P>

【他们引进、带来了西方的科学技术,同时又继承了东方文化,开始了种花家科技从筚路蓝缕走向强盛之旅。</P>

同时,种花家又选派了八千多人赶赴熊国学习。</P>

这些留学生,无疑为种花家的建设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P>

很多人在未来都成为了种花家科技发展的中流砥柱。】</P>

【而随着许多留学生回归祖国,种花家的科研力量也逐渐殷实起来。</P>

于是,他们便开始制定十年科技规划,开始有目标、有计划地发展种花家的科技力量,一步步实现科技兴国!</P>

没过多久,种花家的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数量便都翻了很多倍。</P>

而种花家的科技发展也如同他们的计划一般,有条不紊地展开!】</P>

……</P>

看到这,皇帝们又发出了感慨之声。</P>

尤其是宋太祖赵匡胤,对自己的子孙后代简直就是恨铁不成钢。</P>

宋太祖赵匡胤:“朕最羡慕种花家的一点,就是上下团结一心,所有人都心系家国、永不屈服,心中的信念任何人都动摇不了。”</P>

宋太祖赵匡胤:“你们看看,人家种花家的留学生在习得先进科技后,完全没有二话便回归祖国建设家乡,不管是威逼还是利诱都不管用。”</P>

宋太祖赵匡胤:“再看看朕的大宋王朝呢?”</P>

宋太祖赵匡胤:“别说什么学生、民众了,就连皇帝都带头投降咯!根本就没有一点坚定的信念、永不屈服的精神!”</P>

汉武帝刘彻:“哈哈,后生,这点我大汉可比你强多了。”</P>

汉武帝刘彻:“苏武的故事,各位知道吧?”</P>

汉武帝刘彻:“出使匈奴、落于敌手,数十年都不曾屈服!”</P>

汉武帝刘彻:“最后荣归故里时,使节都变成一根光杆儿啦!”</P>

汉武帝刘彻:“哎,我大汉子民,不屈不挠、精神可嘉啊!”</P>

汉武帝刘彻:“不过,我大汉也有做得不好的地方……”</P>

汉高祖刘邦:“哦?小彻你也发现了?我刚想说!”</P>

汉高祖刘邦:“种花家这种有计划的科技发展,非常值得我等学习!汉朝的诸位皇帝都给朕听好了,我们大汉王朝每五年要制定一个发展计划,不管是在科技发展还是在其他方面,然后我们就按照计划严格实施!”</P>

汉高祖刘邦:“不管计划期间出现了什么变故,谁走了、谁继任了,都得把我大汉王朝的计划雷打不动地执行下去!谁干不了,就换别人上位!”</P>

汉高祖刘邦:“该说不说,这种花家的好主意还真不少。这么按照计划严格发展下去,发展得能不快才怪了!”</P>

听了刘邦的话,几乎所有人都愣住了。</P>

这……这……又来?</P>

秦始皇嬴政:“不是吧?你们都前三了,还卷?”</P>

汉高祖刘邦:“嘿嘿,政哥,我们也想争一争榜眼之位呐!”</P>

傻眼了,彻底傻眼了。</P>

不仅是身在现场的幸运观众们,在千古万朝中的其他人也都傻眼了。</P>

这帮皇帝,这是在干嘛啊?</P>

然而就好像蝴蝶效应一般,许多反应快的皇帝都争先恐后地喊了起来。</P>

晋武帝司马炎:“晋朝的皇帝们听着,都给朕向种花家学习!”</P>

唐太宗李世民:“唐朝的皇帝们听着,不仅要大力发展科技,而且还要有计划地发展科技!”</P>

宋太祖赵匡胤:“宋朝的皇帝们,咱可不能让大宋丢了榜眼之位啊!”</P>

明太祖朱元璋:“明朝的皇帝们,向种花家学习!好好发展!这次绝对不能再给清朝那帮瘪犊子可乘之机!”</P>

秦始皇嬴政:“秦朝的皇帝们……算了,朕还是先想想要怎么样才能避免二世而亡吧……”</P>

隋文帝杨坚深表赞同:“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