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又来了。”</P>
“他将您的儿子他的儿子放在一起,请了全城最好的先生。”</P>
“还是什么都不要!”</P>
“您答应吗?”</P>
这次朱标和朱元璋一起开口。</P>
“答应!”</P>
朱橚微微笑着道:“就这么持续了很久,他都是什么都不要。”</P>
“但是突然有一天他来了。”</P>
“他要您忙一个小忙。”</P>
“甚至就是一个无伤大雅的,都不用您出面,只需要点头就可以,也不违大明律的事。”</P>
“您说您答应吗?”</P>
说到这里之后朱元璋和朱标都明白了。</P>
两人脸上都剩下了苦笑。</P>
这个怎么可能不答应。</P>
这也是很多的人都会遇到的问题。</P>
朱橚这时已经有了一点醉意。</P>
说话也就没有顾及了。</P>
“爹,若是他们有了算是充足的俸禄。”</P>
“这样的情况其实就可以避免。”</P>
“虽说人心贪婪。”</P>
“但是儿臣还是相信,这个世上,总还是有良心的人多些。”</P>
“如果有足够的俸禄。”</P>
“配上我大明如今的律法。”</P>
“这才算是一个好办法。”</P>
朱元璋和朱标对视了一眼都是缓缓的点头。</P>
他们被朱橚给说服了。</P>
可是接着就无奈的摇头。</P>
两人眼神中都有些落寞。</P>
无他,没有银子啊。</P>
“好了,”</P>
“就这样吧。”</P>
“咱乏了。”</P>
朱橚则是有些愤慨的站起来。</P>
“爹,从古至今。各朝的税收都是从百姓身上来的,都是农税!”</P>
“可大明真正该交税的不是他们。”</P>
“是那些富商!”</P>
“是那些豪绅!”</P>
“是那些传了几代的世家!”</P>
“天下财富。”</P>
“十分八分都掌握在他们的手中。”</P>
“拿出来一二。”</P>
“用在百姓身上不行吗?”</P>
朱元璋和朱标两人都有些诧异!</P>
朱元璋脸色有些不对道:“老五,你的意思是征收商税?”</P>
“差不多。”</P>
“什么意思?”</P>
朱橚则是脸色有些复杂道:“爹,您登基就下旨了,只要是有了功名就可以免除税收。”</P>
“这本来是对读书人的好事。”</P>
“可是您知道吗?”</P>
“那些有心人找到这些读书人,将自己的田地都挂在他身上。”</P>
“一个秀才可以挂多少?”</P>
“一个举人呢?”</P>
“大明有多少秀才举人?”</P>
朱元璋此时浑身一震!</P>
朱橚则是继续有些愤慨道:“儿臣以为,应当不论官绅都一体纳粮!”</P>
“取消有功名便可以免税的旨意!”</P>
“摊丁入亩!”</P>
“废除人头税!”</P>
“收商税,而且是重税!”</P>
“减免百姓的赋税。”</P>
“从而缓解百姓的压力。”</P>
“给百姓喘息的时间。”</P>
“百姓可以有喘息的时间,大明也就有了喘息的时间。”</P>
“您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