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什么都知道。”</P>
“从开始就知道了自己最后的结局。”</P>
“可是他依然选择走了下去。”</P>
“这才是那些人畏惧和害怕的东西,也是我们敬畏的东西。”</P>
“明白了吗?”</P>
“弟弟受教!”</P>
两姐弟在凉亭内相顾无言。</P>
朱橚此时正在回去宫内的马车上,他的马车上坐着的已经不是牛海城了。</P>
而是一个已经销声匿迹了很久的人。</P>
青田先生诚意伯刘伯温。</P>
刘伯温此时满脸苦笑的看着朱橚道:“殿下,您就不能饶过老夫吗?”</P>
“老夫都已经是一把年纪了。”</P>
“经不起折腾了。”</P>
“这样的事是更加的不能参与啊。”</P>
朱橚则是淡淡的笑着道:“刘先生,如今朝堂纷乱,也就是您这样的人出面才能主持大局啊。”</P>
“这是父皇和大哥的意思。”</P>
“大哥对您的推崇您心中是知道的。”</P>
“一直都觉得刘先生是宰相之才啊。”</P>
“如今虽然不能比宰相。”</P>
“可是说到底也是更近了一步不是。”</P>
说到这里的时候顿了下。</P>
意味深长的看着刘伯温!</P>
“刘先生,如今本王是将本来要你去做的事都做了。”</P>
“刘先生可不能学东郭先生啊。”</P>
刘伯温则是咬着嘴唇就是不吭声。</P>
他是聪明人。</P>
也知道朱橚说的是实话。</P>
若不是朱橚出来横插一杠,直接就以雷霆的手段震慑了勋贵,推行了那么多政策。</P>
那么出来做这些事的人就是他自己。</P>
这是没什么道理可讲的。</P>
刘伯温就怕朱橚说这个。</P>
但是朱橚也了解这个老狐狸。</P>
他就是要用这个让他出来。</P>
朱橚看着刘伯温警惕的样子嗤笑道:“对了,刘先生,小伯爷如今还在家中。”</P>
“还不曾出来做事吧?”</P>
“好好的一个人才,肯定是得了刘先生的真传,怎么能埋没在家呢?”</P>
“我怕穆王府还缺一个物品的长史!”</P>
“不知道能不能让他屈就呢?”</P>
刘伯温此时脸色阴沉的看着朱橚道:“殿下这是釜底抽薪,有失君子气度。”</P>
朱橚只是微笑着摆手道:“刘先生,别人看不出来,您还能看不出来?”</P>
“本王善终怕是难了。”</P>
“所以本王做事是没什么顾及的。”</P>
“停停停!”</P>
“老夫干!”</P>
“老夫听您的。”</P>
朱橚则是笑眯眯的朝着刘伯温点头道:“如此不就好了吗!”</P>
“牛海城!”</P>
“属下在!”</P>
“送诚意伯回府”</P>
“属下遵命!”</P>
朱橚则是缓缓的闭上了眼睛就朝着皇宫的方向去了。</P>
一夜无话。</P>
第二天的一大早朝会,丞相李善长请辞的消息就是一石激起千层浪!</P>
平地起惊雷。</P>
还能平静的就是朱元璋和朱标父子了。</P>
朱元璋没有批准里擅长的奏折。</P>
而是选择了驳回。</P>
但是这个驳回的意思一下子就出来了。</P>
宰相辞官。</P>
而且还是大明的开国勋贵。</P>
必定是要脸面和体面的。</P>
不是呵斥。</P>
也不是直接在朝堂上直接抚慰。</P>
那就说明了一件事。</P>
这是三次互相推诿的时候了。</P>
也就是意味着。</P>
这个大明第一文臣。</P>
坐镇中书省这么多年。</P>
大明的定海神针。</P>
李善长真的要归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