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一章 大战来临前(1 / 2)

华州,少华山!

山脚下的棚子数量不减反增,比以往的简陋更加精致。不少从棚子改建成了茅草屋,门前耸立牌子。有贩卖竹筐,麻绳等用品,也有村店,茶室,路边还有不少小吃摊,绝大多数都是少华山产业。

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挑着蔬菜来卖的人遇到了熟人,热情的打招呼:“哎呀,老杨,也来卖菜?”

“可不是咋的?吃不完,换点钱花花。”

哎哟,你这豆角新鲜肥嫩,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别说我了,一个半箩筐黄瓜也不赖。”

诸如此类的招呼声时常发生,凑在一起摆摊吆喝。往往还没有叫几声,就会少华山喽啰来收购。

而外地的商队也会重金求购千里香或者银毫茶。两样稀罕物,这也是少华山吸引外地商队来的原因。

村店茶室棚子内吃酒喝茶的不少,多是一些歇脚的商人,讨论外面的事或者八卦,不时哄堂大笑。而在路边摊同样有人汇聚,吃吃喝喝,有说有笑,聊着大家长李家短,蛤蟆三条腿寡妇肚脐眼等。

山脚下的收购点,一不小心成了集市!

之所以短短时间,会有这种巨大的变化。那是少华山拥有强悍的武力之后,一系列利民的举措。

如少华山二十里之内时常会有骑兵出没,附近的百姓或者过往的商队,遇到难处,比如扭到脚的,突然生病的,遭遇毛贼的等都会得到免费救助。

在这里不允许打架斗殴

,也不允许小偷小摸等。在这里交易,只需交纳少量的费用,就能摆摊自由买卖。不会受到剥削,也没有官府敲骨吸髓。只要遵守规矩,就会受到保护,也容易挣钱养家。

山寨又对外宣布长期收购蔬菜,鸡鸭蛋等家禽牲畜。几个月来,从未少过一分钱,从未坑害过百姓,也从未剪径商队,时间越长,名声得到传扬。

南来北往的中大型商队或者小商小贩,附近村镇的穷苦百姓。每天会在这里交易的人越来越多,又没有官府来约束,规模越来越大,一派欣欣向荣。

再加上山寨时不时下山借粮,剿灭那些劣绅恶霸。使得当地的百姓拍掌叫好,成为人们的保护神。百姓们遭受压迫有求必应,宛若华州另一个衙门。

百姓们自然喜欢,爱戴。

在这种大势所趋之下,简陋的收购点变得越来越繁华。可是少华山这么大张旗鼓,动了别人的蛋糕,朝廷派大军围剿少华山的消息早就传开了。

来自陕,解,乾等州的禁军陆续抵达华州,如今至少汇聚四五千之众,加上本州官兵,七八千人。这令百姓或者商队一阵担忧,热情却不减分好。

反而更加积极,趁着官军没有攻打的意思。无论是来往的商队或者周边的百姓,纷纷汇聚少华山脚。

三三两两衣着华贵,身材有些发福的商贩聚在一起。一边指挥伙计搬运货物,一边闲着没事交谈。

“老三,你囤

积的粮食等到什么时候?还不卖掉?”

“这个不急,再过段段时间价格会更高。”

“哥哥奉劝一句,新粮陆续收割,粮价不会涨了。再也找不到这么好的买主,粮食发霉就等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