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九龄欲言又止,终究是没有开口,赵广义和严东吴也都没有询问。</P>
李镇元问姜云逸要钱办水师,姜云逸不仅大手笔给了,还加码了一座造船厂。</P>
李镇元在兵事上有绝对的话语权。</P>
至于这两位为何半公开半打哑谜,个人心里随意揣测,只要不乱嚼舌头就行。</P>
此事当然是瞒不住人的,肯定会引起不小的轰动,最高权力层保持沉默就好。</P>
这是今日第一件大事,既定。</P>
赵广义问道:“央行打算如何盈利?”</P>
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央行一次揽储如此大手笔,不去赚钱连利息都还不上。</P>
姜云逸道:“银行体系只是初创,主要业务尚未展开。</P>
第一个赢利点是手续费,只要天下钱财都从央行流转,百分之一的手续费也是极可观的。尤其运河贯通后,应该会有一波大爆发。</P>
毕竟,央行有一大半的汇兑业务成本,就只是分行之间的对账销账。并不需要搬来搬去损耗。</P>
第二个赢利点,央行的钱要投给效益好的产业扩大生产,公营单位优先。”</P>
赵广义蹙眉问道:“一千多万万,哪里有恁多产业可投?”</P>
姜云逸耐心解释道:“央行的银库,六七成留着压仓,以应付还本付息。最多四成放出去挣钱。”</P>
宋九龄也忍不住问道:“若此,每年岂不是平白亏空恁多利息?”</P>
姜云逸道:“四成放出去挣的钱,差不多就够付息了。手续费的盈利应该可以维持日常运营。</P>
两三年内,央行只要盈亏基本持平,甚至微亏损,都是可以接受的。</P>
只要根基扎下去,信心建立起来,以后会源源不断给朝廷赚钱。”</P>
宋九龄又问道:“这央行的钱,是只贷给公营单位么?”</P>
央行营业后,姜云逸上月陆续批了好几笔大额贷款给内阁所属的各家总公司扩大经营,可是给许多人馋坏了。</P>
“贷款要考察资质、担保人和盈利前景,眼下只做一万万以上大额贷款,由我亲自审批,以后分级细化审批权限。”</P>
宋九龄没有再说什么,显然试探的目的已经达到了。</P>
宋氏正在收缩家业,并未牵头成立公司,只在其他几家公司里参了一些份子。</P>
之所以要不惜口舌地迫问,只因首相若是连个明确说法都给不出,就太掉价了。</P>
李镇元忽地问道:“北方投资与贸易总公司的份子问题,你打算怎么处理?”</P>
皇帝的三成份子赐给大将后,北总已经没有公有成分了,但经营权还在姜云逸手中,这肯定是要处理的。</P>
姜云逸道:“等年底分一次红后,再解决这个问题吧。大致两个方案吧,重新调整股权,或者内阁放手。”</P>
宋九龄没好气地道:“你便是现在强索三成份子,他们还敢不给么?”</P>
姜云逸放手是一大损失,放手后另起炉灶会更要命。</P>
所以,若是开口要三成份子,各家股东肯定得捏着鼻子认。</P>
姜云逸淡然道:“此事关乎先帝体面,本相不会粗暴行事的。如果一切顺利,年底对外贸易的事一并规范好。”</P>
李镇元眼皮子抖了抖,只有他能最清晰地理解什么叫一切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