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游击战的精髓(2 / 2)

姜云逸道:“第一批采用铁模铸炮,去年只造了几门样炮,年后又陆续做了些改良,目前尚未成熟定型,缺点很多,但已经基本解决了炸膛问题,拿来应个景还是可以的。”

只这一句,就叫人无语,几门顶个锤子用?

姜久烈道:“这玩意儿,没有几百门,难以逆转乾坤。”

姜云逸道:“这段时间除了改良工艺外,北方制造局还着重开了三百多个铸炮铁模。

按照目前工艺粗略统计,良率大致有三四成,一个月保底能出一百多门虎蹲炮。

比较明显的缺点就是成本高,报废快,浪费大。”

众人神色各异,这小子出了名的能搂钱,但花起钱来也是叫人心惊肉跳。

过去朝廷军费,粮饷军械火炮甲胄都折算起来,一年也才二十万万钱的样子,能投给火炮的,至多两三万万。

这小子光去年一年,就烧了二十万万给北方制造局,今年还是这个数。

南方制造局更夸张,二百万万硬砸船舶工业产业链。

姜久烈铁石心肠,根本是不在意成本问题,盘算了一下,摇头道:

“这样最快也要明年才能派上大用场了,况且燕西人笨,学放炮还得一阵子。”

姜云逸道:“我是这么考虑的,在形成规模前,先用来打游击。

距离后套最近的乌拉特部、白云部、土默特部、察哈尔部,可以先送给他们一批,不要钱。

晚上的时候,十几二十骑,一人双马,拉上几门虎蹲炮,去匈奴人的营地放上几炮,放完就跑。打不打得中,打死多少人,损失多少炮,都不太重要。

重要的是,用不了几个月,匈奴人就得跟燕西拼命,这样燕西就不得不依靠我们了。”

此计一出,众人尽皆侧目。

这特么就是个畜生!

姜云逸却似乎是灵感迸发,自顾自说道:“匈奴人肯定会吃一堑长一智,不会坐以待毙,一个套路不可能用到老。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在险地设下伏兵,勾引匈奴人追击,形成局部兵力优势和先手优势。

总之,就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在高速机动的运动战中,不断消耗敌人有生力量,消磨敌人战斗意志,为最终决战创造有利条件。”

李镇元立刻接茬道:“如果你的炮真能跟上,此策的确可行。

洛都这里留个三万禁军就够了,剩下的都拉到边地去,关中并州幽州守军养精蓄锐,一旦决战时机真的出现,便果断出击。

匈奴主力一旦被击溃,不要说后套守不住,西套也要守不住。

两年内如果能拿下河套,绑定半个燕西,西北形势会显着好转,一旦海上有事,后方压力会小得多。

就算丢掉半个凉州,仍是全局性大突破。”

凉州只是战略地位重要,论经济价值跟河套地区没有任何可比性。

东匈奴拼死也要强插进战略飞地的河套,就是因为河套是东匈奴的生命线。

这里有周人开垦的熟地,每年的粮食产出是确保东匈奴安稳过冬的基础。

河套之地与辽东一样,都是前周旧领,前周末年时沦陷草原民族之手。

世祖复周后,曾短暂光复过河套,但后周第三代皇帝时又丢了。

百多年来,这里一直是三方角力的焦点。

不只是大周没有能力单独应对东匈奴和燕西,而且草原人也猴精猴精的,把周人修建的城墙全拆掉了,根本不给周人重新立足的机会。

也恰恰是因为没有了城墙守护,整个河套地区百多年来,长期处于动荡状态,擅长种地的周人或死或南迁,土地产出连年下降,以至于匈奴人和燕西人不得不加强对周人的保护,还时不时去掳掠一些周人来种地。

整个北疆的大战略仍然是笼络燕西驱逐东匈奴,只是战术上因应形势变化做了进一步调整。

喜欢大周神相:不信东风唤不回不信东风唤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