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交钱上山(1 / 2)

慧山位于上京西边,距离京城一百二十里,归安林县管辖,慧山周边有三个村子,远近不等。</P>

山顶有座通禅寺,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每逢节日庆典,在慧山脚下就会举办热闹的市集,周围村子的百姓都会来赶集,许多人还会沿着蜿蜒的山路到通禅寺上香祈福。</P>

苏莞两人本来计划七月底赶到慧山。但走在路上,苏莞看到病人就去治,虽然比原计划多耽搁半个月,却又救治了近百名病人。</P>

她们赶到慧山时,已经到了八月中旬,正好赶上中元节,也就是佛教的盂兰盆节。</P>

“都说农历七月报恩月,不过按佛教的说法,今天是僧徒功德圆满的日子,”一位背着药箱的大夫道,“你们真是赶上了,通禅寺今天要举行盂兰盆法会。”</P>

这位大夫姓张,三十多岁,也是个游医,家就在慧山附近的村子里,是她们路上给病人看病时结识的。他非常佩服苏莞的医术,知道她们去慧山,正好结伴同行。</P>

他说到盂兰盆法会,孟如柳听不懂,问道:“盂兰盆法会是什么啊?”</P>

张大夫道:“这个词是外来的,‘盂兰’的意思是‘倒悬’,‘盆’的意思是‘救器’。‘盂兰盆’的意思就是用来救解倒悬之苦的器物,我小时候还去通禅寺看过他们举办呢。”</P>

他说得太抽象,苏莞和孟如柳还是没明白,齐声道:“那这个法会有什么来历吗?”</P>

张大夫见两人感兴趣,更起劲了,用袖子沾了沾嘴角的白沫道:“这就不得不提一个叫目连的尊者了。”</P>

目连是个有修道之心且极为孝顺的人。他的母亲名叫青提夫人,生性吝啬贪婪。她屡屡趁儿子外出时宰杀牲畜,大肆烹嚼,从不修善。死后由于业力的缘故刹那间就坠入了饿鬼道。</P>

目连成为佛教尊者后以神通力见母亲受种种苦难,他是个孝顺的儿子,于是用神通力运饭给其母吃,不料母亲刚把饭吃进嘴,饭便化为火炭。</P>

目连无计可施,十分悲哀,只得祈求佛陀。佛陀教目连于七月十五日建盂兰盆会,借十方僧众之力让母亲吃饱。目连乃依佛嘱,于是有了七月十五设盂兰供养十方僧众以超度亡人。</P>

有广大僧众超度,目连母亲才得以吃饱转入人世,生变为狗。目连又诵七天七夜的经文,才使他母亲脱离狗身,进入天堂。</P>

张大夫讲得口水四溅,孟如柳听得津津有味,笑道:“想不到还有这等有趣的故事。”</P>

她推了一把苏莞道:“你怎么在发愣呢?”</P>

苏莞回过神,神色闪过一丝惊惶,道:“没什么,我在想其它的。”</P>

她心中道:“我也是和青提夫人一样,虽然不如她吃得多,却也吃了不少牛羊肉。在西戎的时候,天天吃肉吃得都腻歪了,我要是死了,会不会也坠入饿鬼道?”</P>

随后又安慰自己:“这些都只是佛教的故事,都是假的。再说自己治病救人,救了那么多的人……不是有句俗话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P>

再一想又心慌起来:“虽然救了许多人,可是白芷依作恶杀了那么多人,她的意识都来自我这边,她造的孽不也得算在我头上。就算两两相抵好了……哎哟,万一真有六道轮回怎么办,科学虽然发达,可又没法证实人死后到底有没有阴曹地府,真让我入了饿鬼道,我又没儿子救……”</P>

她在那里胡思乱想,脸色本就苍白,这下子更白了。</P>

张大夫眼角余光看到,小声对孟如柳道:“柳姑娘,不是在下多嘴。我们大夫看诊讲究望闻问切。这个望就是看气色。小苏大夫的脸色很差,明显是气血双亏,身体衰败之象啊。”</P>

孟如柳听了,转头看苏莞。</P>

她不懂医术,就觉得苏莞脸色发白,也看不出太大区别,对张大夫道:“小苏大夫的医术你也知道的。真有病她自己还治不好吗,她就是这个脸色。”</P>

张大夫道:“原来是天生体质,那就是在下看走眼了。”</P>

三人走到慧山附近,路上的行人已经多了起来,都是往慧山方向去的。有坐着马车的老人,有挎着篮子的妇女,篮子里露出专门祈福用的香火,还有小贩扛着专门祭祀用的烧纸。</P>

张大夫拱手道:“两位姑娘,前面就是慧山了,我们就此分别,有缘再见。”</P>

苏莞两人还了礼,张大夫自行往岔路走了。</P>

孟如柳对她道:“义妹,刚才张大夫说你脸色发白,说什么气亏,什么败的……”</P>

苏莞摸了摸脸道:“我的脸都没血色了?”</P>

孟如柳仔细看看道:“是呢,不过我觉得也没什么啊,白白的才好看。”</P>

在上京的时候,苏莞在皇城里不露面,她身为大将军可没法躲在府里,每日都顶着大太阳出行,不是巡查军营,就是检阅士兵,召集将领们练武。所有的事都是在太阳下做,晒得皮肤都黑了。</P>

注意到苏莞脸白,她心中还挺羡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