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尚书差点没当场背过气去。他的部门主要负责皇帝行宫的建造,各地行宫,驿站,官道审批和建造。主要就是管房屋道路建设的,和皇后娘娘的失踪怎么联系到一起呢?</P>
他不敢不答,绞尽脑汁硬是想出了一个勉强靠谱的说辞。</P>
“启奏陛下,昨日陛下下旨寻找皇后娘娘去向。国内道路有多条道路……都不够平整,影响马匹速度,耽误寻找皇后娘娘的时间,都是微臣之罪。”</P>
魏景濯又看向礼部尚书:“许尚书,你又是何罪?”</P>
有工部尚书在前面开道,礼部尚书早已瞬间想好说辞,道:“百姓民智不开,大部分人都读不懂官府下发的文书,此是微臣所辖范围,深感愧对陛下。”</P>
魏景濯微微一笑,对众臣道:“不问了,众位爱卿都起来吧,皇后失踪和你们并无干系。”</P>
皇帝金口玉言,一言九鼎。有这句话在,说明陛下没有因为皇后失踪迁怒众臣,大家都松了口气,纷纷站起来。</P>
只有孟如柳没有起身,抽泣道:“陛下,都是臣的错,臣没能阻止巨鹰抓走皇后娘娘。”</P>
她心中十分内疚,昨夜一宿没睡,就像热锅上的蚂蚁,无头的苍蝇,可又不知道巨鹰把苏莞带去何处。</P>
魏景濯道:“大将军也起来吧。真追究起来也是朕自己的错,朕只是想让皇后出去散散心。至于那只巨鹰带走皇后,大将军又不会飞,怎么阻止。”</P>
这句虽是调侃却非常在理,孟如柳只得起身道:“微臣谢陛下不罪之恩。”</P>
魏景濯道:“众位爱卿,有本早奏,我们先处理国事吧。”</P>
大家见魏景濯把皇后失踪之罪都揽在自己头上,并没有责怪众人,都深为叹服,纷纷出列。</P>
刑部侍郎有本上奏,是安林县所在府城昨夜急报上京的,说的是慧山通禅寺发生火灾及命案,死伤数百人。其中负责当地治安的严把总,胸部骨折多处但活了下来,已经押到上京进行审问。</P>
他说袭击他的人是一名南楚年轻男子,提到凡是对神女有威胁的人都要清除。</P>
在朝堂上的人都知道神女就是皇后苏莞。苏莞失踪显然和南楚有关系,但搞不清楚的是为何南楚要专门派人保护苏莞,完事却又把她抓走,这很矛盾。</P>
唯一的好消息就是巨鹰应该不会伤害苏莞。</P>
处理完所有奏本,散朝之后已是中午,魏景濯回到后殿,宣大将军孟如柳觐见。</P>
她进入御书房,只见屋内站了两个人,有侍卫统领林青峰,还有崔嬷嬷,都是在魏景濯流放时期就一直跟随左右的近侍。魏景濯坐在书桌后,正听崔嬷嬷说话。</P>
她上前施礼道:“臣参见陛下。”</P>
魏景濯道:“大将军平身,赐座。”</P>
待孟如柳坐下,崔嬷嬷也上前见过礼,这才转身继续对魏景濯道:“陛下,您从昨天中午起就再没吃过东西,您多少也吃点,哪怕喝口水,这样下去您一定会生病的。”</P>
魏景濯摇摇头道:“吃不下。”</P>
孟如柳在金銮殿上离得远没看清,这时她才看到,魏景濯的双眼充满血丝,眼皮浮肿,嘴唇干燥,唇角甚至起了水泡。</P>
“大将军,”魏景濯看向她,“再详细和朕说一下当时的情景,尤其是巨鹰飞走的准确方向。”</P>
孟如柳只知道巨鹰大概是向东飞,但当时她身处陌生的地方,也不知道准确的方位。</P>
林青峰道:“陛下,巨鹰体型庞大,应该有许多人看到过。只要收集它经过的地点,也许就能绘出飞行的路线。”</P>
魏景濯点头道:“朕昨日便已经传口谕给各府衙官员,让他们查找巨鹰下落,一两日内应该就会有消息。”</P>
崔嬷嬷见缝插针,又上前道:“陛下……”</P>
魏景濯摆摆手示意她退下,道:“不找回阿莞,朕不吃任何东西。”</P>
这下在场的人都傻眼了。</P>
崔嬷嬷更是慌,在心里道:“完了完了,主子犟劲上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