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一斤很快和大柱装满了十麻袋麦子。</P>
一麻袋麦子差不多有一石的重量,一百二十斤,十袋子也就是一千二百斤的重量。</P>
一般风调雨顺之年,一亩地夏秋两季能收三百斤细粮和三百斤粗粮,这些粮食够她老娘全年的口粮也绰绰有余。</P>
不到六年,就按六年算,算起来还得补上五石。</P>
陆一斤决定先给这么多,要不了多久,县里的衙役将会下来敲着铜锣,吆喝催促村民该交粮了。</P>
每家每户,上交了夏收的小麦,留下粮种,差不多所剩无几了,全靠着秋季庄稼能糊住全家的口粮。</P>
地多的人家还好,多少还有细粮搭配着粗粮吃。</P>
地少的人家就苦了,交了税粮,家里几乎就没了多少粮食,为了果腹,不得不去挖野菜吃。</P>
好在他家今年收的麦子还不错,十三亩田全种的麦子,收了好几泥瓮粮食。</P>
父子二人把十袋粮食搬到板车上,推出院外,锁好了房门,再锁好院门,就绕了道,把粮食送到陆二两家里来。</P>
这下子,一个村子里,大多数人都看到了。</P>
有人就开口问道:“大柱啊,你们这拉一车粮食干嘛呀?”</P>
推车的大柱如实地回答:“给我奶送养老的口粮。”</P>
“噢!原来如此!看样子你娘又跟着闹了呗?见她大包小包的背着,气哼哼地走了!”</P>
“她肯定心疼呗,这养老粮若年年给,也就觉不得什么。可是摞在一起,一给那么粮食,马氏那个小气鬼不心疼才怪呢!”</P>
村民们七嘴八舌,陆一斤父子俩也不接腔。</P>
二人很快把板车拉到陆二两家小院门口,由于院门有些窄,板车拉不进去,只得把板车停在院门外。</P>
父子俩动手把粮袋搬进屋里去。</P>
陆三钱不在,即便是在,他也不会动手搬粮食,除非舒然使唤他。</P>
搬好粮食,陆一斤来到灶房对舒然说:</P>
“莲花呀,我也不知道应该给你奶多少斤粮食,今年先给这么多吧,再差多少,我明年一致补上!”</P>
舒然说:“行!那就依了大伯。”</P>
以大伯娘那性子,就是大伯一再忍让,给得寸进尺惯出来的。</P>
看那一副小家子气的德性比她三叔还抠门呢,是属于那种铁公鸡的,只进不出的主。</P>
舒然一边炒菜,一边和陆一斤说话。</P>
“大伯啊,大伯娘回家后没和你闹?你拉十袋粮食,她…同意你给奶口粮啦?</P>
舒然试探地问陆一斤。</P>
如果大伯娘回到家里不吵不闹,让大伯顺顺当当把奶的口粮送来,那她舒然定当高看她一眼!</P>
可是看大伯与大柱哥那表情,可能不会这么简单!</P>
“不管她,唉!她就那样!</P>
刚成亲的那一年也挺好的。</P>
可是自从生了你大姐荷花之后,就如变了一个人一样。一些小事情若不顺着她,她都能和我怄气好几天!</P>
这次我不理会她,气够了也就消了!”</P>
陆一斤有些无奈地说道,他也不知道马氏怎会变成这个样子,变的越发不可理喻了。</P>
奉养老娘,做为儿子的他,难道不应该吗?何况老娘的地还在自己家里种着。</P>
这几年忍着让着,鬼知道他过的有多憋屈!</P>
看着陆一斤那有些灰败的表情,就知道大伯娘刚刚跑回家又和大伯闹的不轻。</P>
唉!这么多年,一个锅里吃饭,一个被窝里睡觉,好不好闹个脾气几天不说话,也还真够难为大伯了!</P>
大伯看上去,一点也不显年轻,和奶看上去不像母子,倒像姐弟!</P>
大伯今年不过也才三十六岁的年纪比起知府顾大老爷还年轻四岁,但和人家相比,简直老的像人家爹了!</P>
这过日子就讲究过一个舒心,家里若是有这么一个搅屎棍子,那日子还舒心个屁?那还不是天天糟心?</P>
既然又吵架了,那大伯娘此刻在干什么呢?是躺在床上闹绝食还是回娘家等着大伯去赔面子?</P>
于是舒然就问大柱,</P>
“大哥,大伯娘她人呢?”</P>
陆一斤抬头用眼色阻止大柱说实话。</P>
可是,大柱不会说假话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