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大人喜怒无常,脸上的笑容忽然变得无影无踪,虎视眈眈地盯着唐风年,问:“我屡次帮你,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你坐在大理寺卿的官位上,想不想坐得稳当?想不想要更多政绩?”
这话,就像钓鱼的鱼钩一样。
一旦唐风年上钩,就落入他的圈套。
然而,唐风年并未被政绩冲昏头脑。
他依然清醒,想一想,以茶代酒,敬陆大人一杯,答道:“陆大人和锦衣卫的帮助,唐某铭记于心,没齿不忘。”
他的镇定来源于清醒的认知。
他与锦衣卫多次打交道,并非锦衣卫或者陆大人单方面帮助他搞政绩。
事实上,锦衣卫每次得的功劳,比唐风年得的好处更多,双方属于互惠互利的关系,可以说互不亏欠。
而且,唐风年每次找锦衣卫帮忙时,并非干私事或者谋私利,他只是在其位谋其职罢了。
比如,这次千方百计翻案,是为了帮冤假错案平反昭雪,使无辜之人不受冤枉。
比如,上次在成都府时,与锦衣卫合作,是为了抓贪官污吏。
比如,以前在田州时,利用锦衣卫去处理自己管辖权限之外的案子,最终目的也是惩恶扬善。
……
唐风年扪心自问,可以问心无愧,丝毫没有那种被陆大人揪住把柄的窘迫感。
所以,他不上钩。
陆大人喝一口美酒,眼睛半眯,心里有点遗憾,暗忖:这姓唐的,居然不上当。
不过,如果这种有骨气的聪明人与他做亲家,做他孙子孙女的外公,他会更喜欢,更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