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人说道:“这土豆和山药的味道不错,要是能普遍种植,百姓就有口福了。”</P>
里正赞同道:“是啊,先生,百姓的日子太苦了,不是天旱就是水灾,能多口吃食,太不容易了。除了吃,还有穿,这天一天比一天冷,我们这儿又不种棉花,都是从北边贩卖过来的,贵不说,还都是些旧棉。唉,冬天都不敢出门,只能在炕上猫着。”</P>
刘大人想了想说道:“我可以跟上头请示,弄些北地的棉花种子过来。”</P>
“那太好了,可我们也不会种啊。”</P>
刘大人扭头看了看我,只笑不语,那笑容看的我有些发毛。我很想说,别看我,我也不会。</P>
休息了一会,刘大人便提出去新庄营转转。现在是午饭点,街道上的人不多,刘大人便没上马车,大家步行走到村口。牌坊旁边,专门搭了个棚子卖大锅菜,新庄营的村民正排队买。</P>
看刘大人一直瞧着那些人,里正解释道:“盖房子是个体力活,这些人没能力改善伙食,才想了个拿工分换的法。”</P>
刘大人问道:“余氏,这个工分制在别的地方能推行吗?”</P>
“大人,不是我泼冷水,在别的地方估计很难推行顺畅,不是偷懒耍滑,就是分配不均。我们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毕竟他们可以说是除了自身,就一无所有,只能拿做工抵了。不过,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借鉴一下也是可以的。”</P>
刘大人点点头:“我知道,毕竟没人愿意像你这样大包大揽,又知进退,估计最后他们只能落下个沦为奴仆的下场。”</P>
众人把新庄营的五条东西街道都走了走,房子只剩下2户没盖完,上了3组人,分出来的一组在集中给盖好的房子装窗户和门。虽然还没有院墙,但一排排,整齐划一,整洁有序,红砖灰瓦,看着很是气派和美观。</P>
刘大人赞不绝口的话就没停下过,将里正和老爷子夸了又夸,还承诺一定来参加乔迁仪式。</P>
等终于送走了县令大人,本想松口气,可里正和老爷子俩人又跟打了鸡血一样忙起来。</P>
里正说道:“离腊月十六也没多少天了,还有2户没盖完,窗户门得装,火炕得垒,一刻也不能停啊。哎呀,灶房还没盖呢?时间铁定来不及了。”</P>
“叔,实在不行就先在堂屋垒个简易的灶台,要不灶房盖好了,是不是还得垒茅房,短时间这些是盖不出来的。先保证能搬进去就行,怎么不比住在窝棚里强?”</P>
“是,二栓媳妇,你说的对,是我苛刻了。”</P>
新庄营的村民们全部又投入到了紧张的赶工期中。为了保证能入住,窗户门得全装上,火炕先垒出两个屋的,灶台先垒个简易的,厕所比较麻烦,冬天天冷,又不能随地大小便。</P>
于是我便跟里正提议:“叔,不行在村尾找个地方,盖两间公共厕所出来,一男一女分开,里面设几个蹲坑,拿土坯砖设好隔间,大家共用,也省的给各家单独盖了。”</P>
“是个好主意,这样也能节省不少时间。”</P>
自从这些流民到了赵家庄,他们每天都在拼命干活,毫无怨言,可能生活有了盼头,就不觉得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