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2章 长远举措!(2 / 2)

从山贼开始 白色孤岛 1619 字 10个月前

张云川吩咐:“调拨五百亲卫军士暂时听令于黎长顺。”</P>

“是!”</P>

张云川对隆兴府撤府设县。</P>

原本按理说是要江州方面的杨青派人接管隆兴县的。</P>

只是现在杨青那边一大摊子的事儿,一时半会还顾不到这里。</P>

所以张云川只能临时任命黎长顺先接手这里了。</P>

黎长顺在自己的身边担任掌书令,各方面处理地井井有条,他对黎长顺的能力还是很认可的。</P>

现在让他临危受命,算是对他的一个磨砺。</P>

可这事儿事关无数人的生死,张云川也不敢全部将活儿交给黎长顺这么一个新人。</P>

张云川又转头对林贤道:“这一次海州前往江州赴任的官吏,挑选几名老成持重的吏员,留在隆兴县,帮衬一下黎长顺。”</P>

“是!”</P>

林贤没有丝毫犹豫就答应了下来。</P>

这一批赶赴江州接管地方的官吏中,既有海州各县抽调的胥吏,也有海州书院中抽调的学生,足足的数十人。</P>

从中选几个老成持重,经验丰富的吏员还是容易。</P>

右骑军、新军前些日子两次过境隆兴县,不仅仅征调了大量民夫,还征调了大量粮食。</P>

以至于百姓家里的存粮都被征走了。</P>

张云川也庆幸自己到百姓家看一看,不然的话,还不知道这里的百姓已经快无米下锅了。</P>

黎长顺接任了临时县令后,告辞了张云川后,带着先行离开了。</P>

张云川见了枯瘦老人张老三家的境况后,也没有心思去别家看了。</P>

他们一行人返回了隆兴城原知府衙门。</P>

相对于宛如冰窖一般的张老三家,衙门内的火盆里装满了烧得正旺的炭火,让屋内温暖如春。</P>

众人围坐在炭火旁,搓着被冻得通红的手。</P>

张云川接过了李二宝递过来的一杯热茶后,缓缓地对众人道:“这次去张老三家里看了看,我觉得我们现在还有两件事需要去做。”</P>

“这第一件事,那就是这几年打仗,导致不少丁壮死在了战场上,留下了诸如张老三这等孤苦无依的老人。”</P>

“除了这些老人之外,估计还要不少失去了爹娘,沦为孤儿的孩子。”</P>

张云川声音沉重地说:“倘若是我们不管的话,他们这些人孤苦无依,要么冻死饿死,要么只能沦为乞丐去讨饭。”</P>

林贤他们也点了点头。</P>

先前他们忙着一些大事,并没有注意到这些小事儿。</P>

“我提议在各州府,各县要立即设立救助院。”</P>

张云川对众人道:“凡是那些无家可归的老人、孩子或者妇人,均可到救助院去,由救助院负责供给饭食、衣物。”</P>

“待他们有自己生存的能力后,再由衙门分给土地、房屋或者安排一些活儿去干,让他们自食其力。”</P>

“至于那些没有自食其力的人,救助院要一直管着他们,直到他们有能力,或者死亡。”</P>

林贤他们听了自家大将军的话后,对自家大将军的充满了敬佩。</P>

“大将军仁厚!”</P>

林贤当即道:“这么做虽然会花费不少的银两,可是却能救下无数人。”</P>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P>

“大将军这是能够活命无数的善政,我支持!”</P>

钱富贵、田中杰等也当即表示没有异议。</P>

张云川点了点头:“那好,立即给各州府,各县下令,由衙门负责立即筹建救助院,收容救助孤寡老人、孤儿等没有自食其力之人。”</P>

有书吏当即去拟定命令了。</P>

“还有一件事儿。”</P>

张云川继续道:“这隆兴城周边的树木经过这么多年不断砍伐,如今已经是光秃秃的了。”</P>

“百姓想要烧柴火,甚至要到二三十里外去砍柴。”</P>

张云川叹气道:“隆兴城不是个例,海州、江州、宁阳城等地如今也是柴价高涨,百姓不堪重负。”</P>

“要是继续这么砍伐下去,以后要想烧火做饭,怕是只能去百里之外更砍柴了。”</P>

张云川顿了顿说:“我觉得,我们镇南大将军府要大力地提倡种树。”</P>

“这光砍不种,那无论多少柴火都不够砍来烧的。”</P>

“所以我们不仅仅要砍树,更是要种树。”</P>

“唯有如此,才能长远。”</P>

张云川道:“以后各府县衙门以及军队,要在开春后组织大规模的种树行动。”</P>

“在各城镇的周边,在兵营驻地旁,都要大量的种树。”</P>

“不一定要侵占良田,在那些道路两侧,一些水渠两侧的一些空闲的土地都可以大量种树嘛。”</P>

“这树种的多了,不仅仅可以以后供百姓当柴火使用,这夏日还可以遮阴嘛,总比现在到处都是光秃秃的好......”</P>

张云川还想说出一些涵养水土,防止水土流失的话。</P>

可他担心林贤等人一时半会听不懂,所以就选择性的说了一些他们能听懂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