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里要是富裕了,谁不愿意穿绫罗绸缎?”</P>
马继业点了点头,很多百姓饭都吃不起。</P>
这穿衣反而是其次了,有没有无所谓。</P>
“可现在大将军英明神武!”</P>
“与以往不一样了!”</P>
“我不说远了,至少我们东南和复州,那日子会一天天变得好起来的。”</P>
“他们现在只买得起粗布衣衫,甚至粗布衣衫都买不起。”</P>
“可我相信,一两年后,那他们肯定是买得起的!”</P>
“他们不仅仅能买得起粗布衣衫,还能买得起更华丽,更好的绫罗绸缎!”</P>
萧正明满脸憧憬地道:“那到时候所需要的布匹和绫罗绸缎那就多了去了!”</P>
“到时候你还怕赚不了银子吗?”</P>
“再说了,陈州的确是有富贵商行的织布作坊,那那主要是以供应军中为主。”</P>
“我们宁阳府以后的布匹那都是供给给普通百姓的,这不存在什么竞争关系,你也不用担心得罪人。”</P>
萧正明虽然这么说,可马继业还是没有松口,他的顾虑太多了。</P>
这投入太大,一旦无法收回成本,很容易将他们兴隆商号给拖垮。</P>
“还有,现在的布匹和绫罗绸缎的价格太贵了!”</P>
“如今一匹粗布的价格至少五百文起步,绫罗绸缎那更是价格不菲。”</P>
“别说穷苦百姓了,一般的小富之家,想要做几身好衣衫,那也肉疼呀。”</P>
萧正明叹气说:“布匹之所以贵,在我看来,那是因为供应布匹的作坊太少了。”</P>
“织布的太少,所以这布就贵!”</P>
“如今的布匹大多数都是农家妇人在农闲时织成,而后拿去集市或者布庄贩卖。”</P>
“一些财力雄厚的布庄,才会自己有一些织布的小作坊,可织造出一些绫罗绸缎。”</P>
萧正明说完,开始给马继业画大饼。</P>
“要是我们能够在宁阳府筹建一个大的织布、染布工坊,源源不断地织出上等的布匹。”</P>
“因为我们是工坊织造的,我们不仅仅能确保足够的数量,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确保织造的都是上等布料!”</P>
“那我们能织造出大量的布匹去贩卖,别人卖五百文一匹布,我们可以卖三百文!”</P>
“别人卖三百文,我们可以卖二百文!”</P>
“我们有专人负责养蚕绞丝,负责织布染布,只要形成规模,我们就能降低我们的成本。”</P>
“薄利多销!”</P>
“到时候你还愁没有销路吗?”</P>
“只要打出我们宁阳布的名声,那别说东南和复州了,那大周别的地方的生意人怕是也会趋之若骛的来购买!”</P>
“到时候他们买的量大的,还可以给他们便宜一些。”</P>
“如此一来,我们宁阳布就能贩卖到各地去贩卖,物美价廉,那全天下的百姓都会买我们宁阳布!”</P>
“那到时候你们兴隆商号就能赚得盆满钵满!”</P>
面对萧正明这位知府大人描绘的美好未来,马继业只能苦笑。</P>
道理是这么一个道理。</P>
可是这年头做生意不容易啊。</P>
这别说拿到大周其他地方去贩卖了,就出了宁阳府去贩卖,怕是都难。</P>
先不说沿途的运输风险,这拿到别的州府去贩卖,别的州府官差也得打点孝敬。</P>
还得面临着当地布庄、布行的挤兑。</P>
这耗时耗力,说不定还得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