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风波亭(1 / 2)

就在要走出六公园的时候,在三人的面前又出现了一尊雕像。</P>

林导或许是觉得陈灏对雕像、历史人文感兴趣,于是停下脚步。</P>

“这尊是马可·波罗雕像,”</P>

她指了指雕像,笑着介绍道:“在国内最早向外介绍西湖的是白居易,但在世界上最早向外国人介绍西湖且影响最大的是马可·波罗。</P>

所以在今天的杭州会立着他的雕像,是因为他是把杭州和西湖介绍给世界的第一人。”</P>

褐色的基座上是身着异服的外国人形象,这个外国人左手持着书,右手秉着笔,看起来就是一个文化人。</P>

基座上面刻着一句话:</P>

“杭州是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天城。——马可·波罗”</P>

陈灏与顾南溪对视一眼,两人都觉得好笑。</P>

没想到杭州和泉州还因为马可·波罗联动了一波。</P>

只是,杭州怎么跟马可·波罗还有关系?</P>

说实话,在来到杭州之前,他真的不知道。</P>

“林导,马可·波罗的游记里面真的介绍了杭州?”</P>

面对陈灏的质疑,林导自信道:“当然是真的,而且《马可波罗游记》里面,对同样是天堂的苏州介绍只用了1页纸,而对杭州的介绍则用了16页纸!”</P>

“他称赞杭州是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天城,同时还将杭州人的习惯、习俗、工商贸易、宗教信仰等都描写的特别清楚。</P>

书中表达了对杭州特别深的情感,对杭州西湖的描写也是极尽渲染,让杭州西湖在世界上享有盛名,为我们留下了宋元杭州的宝贵资料,也让更多的外国人对杭州西湖有了向往之情。”</P>

陈灏听了眼神有些异样,林导后面的话暂且不论,倒是前面和苏州的对比很有趣。</P>

毕竟有一句话流传很广,叫做“上有天堂,下有苏杭”。</P>

至于出处有说是宋朝范成大《吴郡志》,意在赞叹江南美景,可与天堂相媲美。</P>

但这句话存在远远比宋朝还久,有学者认为可以追溯到唐朝。</P>

不管怎么说,苏杭在古代都是江南地区的代表城市,尤以唐宋两朝突出。</P>

不少文人都写过不少盛赞当地的诗篇。</P>

之所以苏杭受到如此推崇,说白了还是跟富庶(繁华)有关。</P>

如今这两地都是二线头部城市,都是万亿Gdp俱乐部,也同为旅游城市,两地市民多多少少会在一些领域对比。</P>

(别扯什么新一线啥的,真正的一线城市只有北上广深才是公认的。)</P>

马克·波罗雕像东北处有座很特殊的亭子,即便是要多绕点路,陈灏一行人还是选择前往。</P>

风波亭。</P>

它的原型并不是如今观赏的亭子,而是南宋时杭州大理寺狱中的亭名。</P>

公元1142年1月27日 ,在风波亭发生了一起震惊世人的大阴谋。</P>

宋高宗赵构暗旨秦桧和其夫人合谋,诬陷岳飞谋反,因无确切证据,故以着名的“莫须有”的罪名将一代名将岳飞及其儿子岳云、部将张宪在风波亭内杀害。</P>

“风波亭是南宋抗金英雄岳飞遇害处,2003年,在恢复杭州西湖湖滨景区的人文景观时,杭州市民纷纷向市政府提出‘恢复风波亭遗址’的要求。”</P>

“市政府在充分听取多方面的意见后,按照宋代样式和风格在钱塘门附近重建了风波亭和风波桥,并在风波亭旁恢复纪念岳飞之女岳银瓶的孝女井,以此表达对岳飞的敬仰之情。”</P>

重建后的风波亭,是一座二层的亭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