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府进门时,贾瑚又看到了匾额。</P>
每次看到大门上挂着的匾额,贾瑚都想吐槽景德帝的恶趣味。</P>
“敕造忠勇伯府”。</P>
你品,是不是很熟悉?</P>
敕造,奉诏而建,是皇帝给予的殊荣。</P>
贾瑚觉得大可不必如此。</P>
一条东西街,两公一伯府,这难道不是对“宁荣街”的背叛吗?</P>
本来宁荣二府就占了大半条街,贾瑚一来,好嘛,剩下小半条也没了。</P>
忠勇伯府就像混进哈士奇队伍的狼。</P>
这样的殊荣,倒不如把圣旨里的“千金”换成真的千金,而不是一大堆象征意义的御制铜钱。</P>
买东西都没人敢收,根本花不出去,只能在库房里吃灰这样子。</P>
若是贾瑚没有除名,三府并立倒也算一个佳话。</P>
问题是他已经不是贾家人了,京都贵族官宦圈子当时可是吃瓜都吃到撑了。</P>
见过开革族人的,没见过开革嫡长孙的。</P>
前脚刚代表贾族上战场,后脚就被贾族除了名,真是小刀剌屁股,开了眼了!</P>
所以现在就有点尴尬了。</P>
官不如忠勇伯高,实权不如忠勇伯大,圣宠不如忠勇伯多,百年公府处处不如一个新生伯府。</P>
比邻而居,天天低头不见抬头见,这不是让宁荣二府难堪嘛!</P>
哦还有,人家忠勇伯府面积也比单个国公府大。</P>
荣国府和宁国府是公爵建制,忠勇伯府是郡王建制。</P>
据说当初是给贾演、贾源两兄弟共同居住的,后来改封公爵就没用上,再往后也没有什么功臣配得上,就一直被闲置。</P>
当然这只是据说,是真是假也不清楚。</P>
捡了便宜的贾瑚也不在乎。</P>
别说是贾演贾源,就是给本伯先太子府,本伯也照住不误!</P>
忠勇伯府现在只启用了郡王府的一部分,除了一些宅院就是一个校场,剩下的都封着,大概等贾瑚再立新功以后,景德帝才会逐步解封。</P>
由此可见,景德帝对贾瑚也是寄以厚望。</P>
只是这个皇帝有点穷。</P>
赏赐的东西除了一些丝绸布匹碳火,其余皆是中看不中用的物件,只能装点门面用。</P>
偏贾瑚又是个不爱装点门面的。</P>
忠勇伯的贵重,无需博古架上的摆件来衬托。</P>
新居乔迁,家当还不齐全,小厮丫鬟婆子一个都没有,不过睡个觉是没什么问题的。</P>
府中护卫皆退伍伤残老兵,安全这方面没得说,已经排好班开始巡逻了。</P>
【蹲在空间角落揣手手的小积儿:你是不是忘了什么?我什么时候才能现场吃瓜呀~】</P>
贾瑚在书房写写画画整理自己的推论,另一边的林黛玉也在回想今日之事,辗转反侧难以入眠。</P>
她自别父进京,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她去。</P>
尽管她如履薄冰,唯恐行差踏错,却也想不到表兄一言不合就摔玉。</P>
当真是没有道理!</P>
你有玉便要别人也有玉吗?你当衔玉而生的造化是人人都有的吗?不想要干脆送给乞儿,跟我耍什么威风!</P>
果真如母亲所说,顽!劣!异!常!</P>
且又爱在内帷厮混,七岁了还在内院,此刻就睡在碧纱橱的另一边,着实让人尴尬!</P>
林黛玉不愿如此,可也没有勇气去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