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休要胡言乱语!”</P>
“我在自己家还不让说……”</P>
薛宝钗一瞪眼,薛蟠立马萎了。</P>
“好好好,不说不说,我不说就是了,真是的,也不知那个贾瑚有哪里好,让你和妈都上赶着。”</P>
“他好不好你也莫要评说,口无遮拦成了习惯,不知何时就会招来灾祸,隔墙有耳,谨慎一些总没坏处,机事不密则成害,八字还没一撇,出去也莫要提起。”</P>
“是是是,都听妹妹的。”</P>
薛蟠虽然顽劣,可他的话到底是让薛宝钗听进了心里。</P>
贾瑚哪里好?</P>
薛宝钗想了想。</P>
好像哪里都不好。</P>
关于贾瑚其人,薛宝钗也不是没让人打听过。</P>
有人说他狂妄自大,有人说他杀孽深重,有人说他阿谀媚上,有人说他不仁不孝,有人说他癖好怪异,有人说他蛮横无理,还有人说他怎么还不被老天爷劈死。</P>
(贾珍:实名认领。)</P>
可又好像哪里都好。</P>
迎春说他爱护姊妹,周到体贴,粗犷中带着细致。</P>
探春说他豪气盖世,果决机敏,刚毅透露着温柔。</P>
惜春说他好吃……划掉,德才兼备,宽厚仁和,严肃又不失活泼。</P>
林黛玉……</P>
林黛玉倒是没说什么。</P>
可能是不爱说话,反正在薛宝钗面前一说到贾瑚,林黛玉的态度从来都不是很热情,甚至有些冷淡漠然,惜字如金。</P>
(林黛玉:防火防盗防闺蜜,别爱他,没结果,他是我的。)</P>
整体评价呈两极分化状态,坏到打入十八层地狱也不为过,好到惊为天人仍觉不足,让薛宝钗难以评判。</P>
抛开这些评价不说,从仅有几次接触中,薛宝钗也有自己的感觉。</P>
贪财?</P>
不确定。</P>
虽然贾瑚讹了薛家几十万两,但薛宝钗觉得不能轻易判定。</P>
不好色倒是真的。</P>
她都送上门了,贾瑚都没有动。</P>
要说是她不够好看,薛宝钗可不同意。</P>
跟那几个没长开的豆芽菜相比,老娘天生丽质好吗?</P>
薛宝钗单方面将原因推到贾瑚身上,并给他贴上了“洁身自好”的标签。</P>
但这并不是薛宝钗愿意遵从的原因,其根本在于贾瑚足够厉害。</P>
战无不胜,职业生涯从无败绩,几度刷新大夏历史纪录,短短八九年就从一个家族弃子坐到了辽国公的位置。</P>
帝王恩宠无双,朝廷信重有加,这样的辽国公,哪怕是两极评价取中,那也比二宝子强多了!</P>
作为一个事业型女性,薛宝钗心里很清楚,她要的是辽国公,不是贾瑚。</P>
情情爱爱都是小节,贾瑚爱重她固然好,不爱重也无所谓,她只要辽国公夫人这个名分。</P>
你说辽国公短命?</P>
无所吊谓!</P>
只要不是立刻死就行,但凡她能诞下一子半女,贾瑚能活多久,薛宝钗也可以不在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