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一瞧,看一看,来往行人莫错过哎!”</P>
“浮圆子!蜜渍桂花浮圆子!”</P>
“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此谜底为日字也,各位承让了!”</P>
“爹爹,我要那个罗帛灯!”</P>
“砰!”</P>
“哇~”</P>
穿行在喜庆的闹市里,叫卖声、丝竹声、叫好声、爆竹声、嬉笑声,混杂不绝于耳,却不显得喧嚣,反倒将节日的气氛渲染的更为浓厚。</P>
一年有许多节日,宋人独爱上元,因此上元节显得尤为隆重。</P>
从大内到坊间,花灯绚丽多彩,百戏争奇斗巧。</P>
上到高门显贵,下到平民百姓,阖家出游者颇多。</P>
赵官家携皇后登宣德楼观灯,任百姓随意观瞻,而且还令黄门侍者在宣德楼上撒币,引得百姓争抢。</P>
此曰:恩泽匀施,与民同乐。</P>
在这一天,严格的等级和规矩让位于欢乐,无有君前失仪一说。</P>
……</P>
邢国公府。</P>
“真的要这样吗?”华兰眼神里说不出的担忧,“陛下金口玉言,何必再多此一举?”</P>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邢泽安抚道,“放心吧,都已安排妥当,不会有意外的,安心等消息便是。”</P>
华兰还是不放心,但也没有再说什么,只嘱咐邢泽:</P>
“莫要大意,万事小心!”</P>
“遵夫人命。”</P>
邢泽在华兰嘴上啄了一口,然后转身离开。</P>
上元节热闹非凡,但也意味着人员混杂,盛纮和王大娘子早已过了凑热闹的年纪,又不放心两个孩子单独出去,便早早托了邢泽照顾。</P>
邢泽此番出门,就是去盛家接人。</P>
如兰身在屋内心在灯节,眼巴巴的看着门口,早已是等的望穿秋水,一看到邢泽的身影,当下便迫不及待起身。</P>
“大姐夫来了,快走快走!”</P>
王大娘子看不过去开口说教:“你安稳些!这么大个人了,没有一点姑娘家的样子!”</P>
“哪么大个人了?”如兰辩解道,“我才十岁,大姐夫说了,还是个孩子呢!”</P>
“十一了!”王大娘子没好气的纠正。</P>
如兰浑不在意,小手一挥十分豪爽:“不差那一岁!”</P>
王大娘子登时就被噎了个无语。</P>
明兰在一旁瞧着,想笑又不敢笑,憋的脸色古怪。</P>
邢泽进来只看到如兰、明兰两个,长枫、长柏、墨兰俱皆不在,但也没有多言,互相见过礼,寒暄了两句,没有过多停留,领了两个兰复而又出去了。</P>
等到上了马车,如兰叭叭个不停,邢泽这才得知为何没有其他三个。</P>
年前造访国公府,长柏不仅把限额用尽,还透支了,这几天正还贷款呢。</P>
“二哥哥今年都没念诗!”</P>
你瞅瞅,一年一度的保留项目都不举行了,可见事关重大。</P>
跨年诗都不念了,更别说上元节了,干脆不出门,躲起来温书去了。</P>
有这股劲头儿,今年的秋闱,邢泽觉得长柏应该是十拿九稳了。</P>
长枫今年也要下场,但却没长柏这么拼,天天的出去和小伙伴儿们吃喝玩乐去了。</P>
至于墨兰,她倒是没出去,但也没报名参团。</P>
“三哥哥不跟我们一起,我还不跟他一起呢!四姐姐不来也好,没有林栖阁的,我玩的更痛快!”</P>
如兰只管享受墨兰不在的惬意,没心思理会背后的原因。</P>
明兰似乎知道些什么,但好像不便说出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