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今非昔比的王恭(1 / 2)

两年后,隆安二年(公元398年),七月初九。</P>

徐州治所广陵郡。</P>

徐、青二州刺史,假节,右将军,都督青、冀、幽、并、徐州诸军事的王恭坐在郡衙大堂正中的胡床上,手里拿着国子学同学、豫州刺史、左将军庾楷的信,陷入了深思中。</P>

信中说朝廷任命为王愉(王坦之次子,王国宝、王忱的二兄长)为辅国将军,江州刺史,假节,兼着都督豫州四郡诸军事。</P>

这就等于从庾楷手里夺了四个郡,豫州本就属于小州,无法与荆、兖、徐等大州相提并论,这让原本手里并不富裕的庾楷变得更加雪上加霜。</P>

自打前年烈宗孝武帝司马曜在宫中醉酒意外驾崩之后,其长子司马德宗继位,这是个口不能言,不知饥饱冷暖的人。</P>

大家都知道,所谓的朝廷其实就是司马道子一个人,所有诏书都出自于司马道子之手。</P>

自己跟庾楷不但是国子学同窗,而且还是随陈望北伐以来在兖州共事了二十多年的亲密战友。</P>

庾楷在信中还说,司马道子提拔宠信谯王司马尚之兄弟,独揽了朝纲,甚至超过了王国宝。</P>

他们打算借助朝廷的威权来削弱地方上的实力,现在趁他们的阴谋还没有计划完成,应该尽早地想办法对付他们。</P>

要求王恭从广陵、京口出兵,另一个国子学同学殷仲堪从荆州沿江而下。</P>

按理说庾楷这个忙应该帮。</P>

但是……去年自己已经联合殷仲堪起过一次兵了。</P>

想到这里,王恭哭笑不得。</P>

当时是自己的死对头王国宝力劝司马道子裁减自己麾下军兵,于是自己联络殷仲堪打着“清君侧”的名义,东西两路水师并进,声势浩大。</P>

司马道子迫不得已,忍痛赐王国宝自尽并诛杀王绪。</P>

难道还要再来一次“清君侧”?</P>

但这次是清谁呢?</P>

王恭左右为难,举棋不定。</P>

他想起了自己的老上级兼妹夫陈望,失联已经十年多了。</P>

谁也不见,谁的信也不回,连妹子王法慧的信也从来不提他的只字片语,他究竟想干什么?</P>

如果要是他在的话,可以给自己指一条明路。</P>

在自己的印象中,在他面前,好像就不存在什么难办的事情。</P>

忽然,王恭想起来自己丁忧结束,刚来广陵上任时,陈望曾经来过信,叮嘱自己要改改高傲刚直的性格,毕竟现在是统领数万兵马的一方大员了,而且还掌控着天下闻名的北府军。</P>

于是王恭想起了北府军的头号猛男——刘牢之。</P>

王恭对身边侍立的亲兵下令道:“去把刘牢之给我唤来。”</P>

亲兵领命而去。</P>

说实话,王恭本来就瞧不起低等士族出身的刘牢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