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这些常年征战在外的将领,有时候三五天,遇到长途奔袭甚至十天八天都在马背上,一上了年龄,十之八九有这种症状。</P>
他自己又何尝不是?</P>
他也想退居二线,幕后操纵,享享清福。</P>
无奈他一没有兖州那么多能臣干吏,二自己实在又怕北府军落入他人之手。</P>
耳中只听得陈望又道:“至于男女房闱云雨之事,小弟更是不敢奢求喽……”</P>
说着,陈望意味深长地看着刘牢之,两人不约而同地哈哈大笑起来。</P>
两个男人之间,偶尔来个黄段子或者跟女人有关的事情,更有助于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P>
北府军众将不知他们俩说了什么,只看见老领导刘牢之几个月来都没这么畅快的大笑了,现在看来和陈望交情匪浅啊,于是都暗暗松了口气。</P>
笑罢,陈望忽然收敛了笑容,向刘牢之问道:“道坚兄,我这一路从历阳赶来,连午饭都没吃,现在肚子可有些饥肠辘辘啊。”</P>
“啊!啊!”刘牢之恍然醒悟。</P>
因为高度警惕加揣摩陈望前来的动机,这个点儿了竟然把晚饭事宜给忘了,心道惭愧,自己也是统帅大军南征北战几十年的人了,今天为何紧张成这个样子。</P>
于是赶忙躬身施礼,有些尴尬地道:“末将早已备好宴席,只因多年未见平北将军,喜出望外,有所慢怠,还望恕罪。”</P>
说罢,他高声吩咐亲兵道:“速速上菜上酒,今晚我与平北将军一醉方休!”</P>
亲兵领命,转身而去。</P>
陈望摆手道:“我特意从历阳带来了十坛‘和州贡酒’来与道坚兄畅饮,还是喝我带来的吧。”</P>
此言一出,众人又是一惊,和州贡酒那是历阳郡特产,大晋第一美酒。</P>
每年元日节供皇宫里也不过四五坛,今天陈望一下带来了十坛,出手阔绰啊。</P>
刘牢之大笑道:“好,哈哈……,末将只在去年元日节陛下含章殿赐宴,才喝上了一盏,如今跟随平北将军有口福喽。”</P>
陈望转头吩咐站在身后的花弧道:“命人搬进两坛来,剩下的搬入征东将军后帐中。”</P>
“是!”花弧叉手施礼,转身出了大帐。</P>
不多时,两名骁骑营亲兵各自怀里抱着一大坛和州贡酒走了进来,放在了大帐中央。</P>
二人刚要退下,刘牢之喊住了二人,转身对陈望道:“平北将军,我闻兖州军中骁骑营都乃壮士,何不请他们一起落座饮酒?”</P>
“哎!”陈望摆手道:“他们都是些军卒,哪能跟朝廷命官坐在一起饮酒。”</P>
“不然,”刘牢之劝阻道:“来到我们北府军中,就是同僚,就是兄弟。”</P>
陈望心道,你分明是怕酒酣耳热之时,我这些清醒的亲兵把你们一锅端了吧。</P>
于是爽快地挥了挥手,下令道:“把剩下的骁骑营都喊进来,今日我们陪征东将军和北府军诸将军饮酒尽欢,不醉不归!”</P>
“遵命!”骁骑营亲兵躬身施礼,出了大帐。</P>
陈望又对刘牢之道:“连我这些军卒都能坐入大帐跟将军们一起饮酒,道坚兄,何不让你那些中下级将领也一同前来,岂不更加热闹?”</P>
刘牢之哈哈大笑,摆手道:“他们都是些酒肉之徒,如果他们来,两坛和州贡酒恐怕就不够了,末将还心痛呢。”</P>
“哎!”陈望摆手道:“不必如此嘛,过几日我再命诸葛长民送来两坛,供道坚兄单独享用,不过历阳存货也就这是六七坛了。”</P>
“如此,多谢平北将军了。”刘牢之一脸欣喜地转身吩咐道:“把德舆、希乐他们几个叫来,陪平北将军饮酒。”</P>
亲兵领命,出了大帐。</P>
不多时,五名年轻将领从大帐外走入。</P>
刘牢之对诸将道:“快来参拜朝廷钦使,平北将军陈望。”</P>
众将站成一排,躬身向坐在正中的陈望施礼,齐声道:“末将等,参见平北将军!”</P>
陈望笑容可掬地抬手示意他们起身,边热情洋溢地道:“陛下感念北府众将劳苦功高,命我前来犒赏三军,今日得见诸公甚为欣喜,我们一起开怀畅饮,不醉不休!”</P>
众将一起施礼道:“谢陛下赏赐,谢平北将军赐宴。”</P>
刘牢之指着五名年轻将领,一一介绍道:“此人是刘毅,字希乐,沛县人氏;这是檀凭之,字庆子,高平人氏;他叫沈田子,出自吴兴沈氏;他是孟昶,字彦达,平昌人氏。”</P>
每介绍一人,陈望都看着他们一一微笑颔首,只听刘牢之手指最后一名年长一些的将领,笑道:“此人叫做刘裕,字德舆,祖籍彭城。”</P>
陈望眼皮微微一跳,细细打量,只见此人身材魁梧,高出其他人半个头,豹头环眼,燕额虎须,风骨奇伟,气度不凡。</P>
不禁暗暗称奇,心道,二弟果然独具慧眼,有识人之能,这人相貌不俗啊,可惜在刘牢之麾下只是个中低级将领。</P>
他不动声色地向五名将领拱了拱手,笑吟吟地道:“北府军果然英才辈出,诸位将军快快请坐。”</P>
五个人不敢从命而一齐看向刘牢之,等待他的吩咐。</P>
刘牢之甚为满意,微笑着摆手吩咐道:“平北将军有命,你们听吩咐便是嘛。”</P>
五名将领这才躬身施礼,坐在了大帐西侧,与花弧、陈啸及骁骑营亲兵坐在了一起。</P>
除陈望坐在中间胡床上之外,东侧的刘牢之、高素、竺朗之等人坐的是独榻,西侧众将及花弧、陈啸等人坐的是合榻(双人案几),一时间大帐内坐的满满当当。</P>
这时,军兵们端着菜肴进了大帐,然后打开和州贡酒,给每个斟满酒觞。</P>
待酒菜上齐,陈望执觞倒满酒盏,双手高举,朗声道:“陈某虽十余年未理政事,但听闻外界有流言蜚语,言及朝廷要剥夺征东将军军权,遣散北府军……”</P>
——————题外话</P>
今天刚刚看到第四卷开头几章有些评论,不胜感慨,那些看到第四卷都没有个书评甚至还有一星差评的,纷纷跑来指责,义愤填膺,口水汹涌。</P>
主角陈望蛰伏十六载,用几章来概括一下历史背景难道不可以吗?</P>
而且是小编翻阅《晋书》、《资治通鉴》彻夜未眠简略概括的从公元387年到402年真实历史,没有一点偏颇,短短几章可以让大家通俗易懂的了解这段历史,完全可以拿这几章的历史知识茶余饭后去跟朋友吹嘘,或者上网跟网友辩论,还可以去各大网站搜索,丝毫不落下风,有百利而无一害。</P>
在此,我还是对那些一直看到现在,默默地支持,抬手催更的,信任我的读者大佬表示深深感谢,还是这句话,是你们支撑着我写到了现在,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