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很好,她穿越了(1 / 2)

有女若清 格卓 1923 字 9个月前

清晨,栖霞山顶</P>

李可将打好的满满一篓猪草放在脚边,也顾不得脚下草地上的晨露,就那样直接坐在了地上。她有些累,心累。顺手扯了一把草,李可抓在手里泄愤般的揉搓着。哦不,现在不能叫李可了。她穿越了,一觉醒来,她穿越到了一个自己并不了解的时代。她现在叫苏若清,很文青的名字,颇有些古言女主的感觉,据说是自己那个已经病逝的秀才爹取的。对于这个名字,苏若清其实是很满意的,总比那些花啊草啊的更容易让自己这个现代人接受不是。</P>

清晨的山顶还是有些冷的,微风吹来阵阵草香,太阳正在努力地发光发热,试图让整座大山暖和起来。</P>

从山顶看,山脚下往南蜿蜒着一条小路,尽头处是一座不大的村落。那是栖霞村,苏若清的家就在村子的最边上,可能是房子盖的时间久了显得有些许破旧。老旧的房子旁是一棵高大的古树,树叶间的缝隙投下一丝丝光线,照在人身上看起来有些恍惚,村民们三三两两往村子北面的麦田里走着,他们得趁着日头还没起来抓紧时间下田干活,几个扎着羊角的童儿奔走在小道上,一会儿在某家门前摘一朵花,一会儿拿着小石子儿去扔树上的鸟雀,也不知是谁家的孩子,调皮的紧,一时间嘻嘻哈哈的声音传遍了整个栖霞村。</P>

也不知道看了多久,苏若清才缓缓站起身拍了拍裤子上带起来的土,又俯身拿起装满了猪草的背篓,转过身来又看了看山下的村落,抬脚慢慢下了山。</P>

一步一步往山下走,苏若清的脑子里复盘着自己这些天接收到的信息。苏家人口简单,只有娘和一个哥哥一个弟弟,还有一位祖母。哥哥苏若淳正直善良,是个沉稳的性子,爹还在的时候一直跟着读书,虽然家境不好,但是得益于自家爹爹是个秀才,苏若淳也算得上识文断字。只是很可惜,爹缠绵病榻几年,家中的银钱几乎都填了进去,爹爹病逝以后哥哥也只能放下书本去劳作,每日里跟着村里的方叔学习照料田地,伺候庄稼,十七岁的大男孩愣是扛起了这个家。</P>

弟弟苏若潇,八岁了,很有些读书的天赋,苏若清来的这几日看的分明。苏若淳忙完田里的活计之后总是要抽出一些时间陪着苏若潇读书,《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这些开蒙的课程,据说弟弟只用了三个月就全部熟知掌握了。这妥妥就是苏若清那个时代里“别人家的孩子”啊!简直就是个小学霸。</P>

祖母赵氏是典型的农家妇女。大嗓门,泼辣爽利,爱说爱笑的性子是出了名的好相处。只是这老太太,委实让苏若清佩服。中年丧夫,一个人拉扯儿子女儿长大,凭借一手做豆腐的手艺供着儿子读书科考,娶妻生子。前些年女儿也刚刚嫁给了隔壁镇的张秀才。提起赵氏,那是整个栖霞村无不称赞的。原以为儿子考了秀才成了家,老太太也终于能享福了,谁知一场痨病拖垮了儿子也拖垮了整个苏家,没过两年儿子撒手人寰,留下了发妻严氏和两子一女,老年丧子啊,赵老太太硬是咬着牙抹干眼泪带着儿媳妇儿操持完了这一棚白事,休息了几天后便风风火火的带着大孙子下了地。</P>

严氏闺名严华霜,是个端庄大气的女子。放眼整个栖霞村,苏若清觉得没有比自家娘亲更好看的妇人了,那样子竟不像是个农妇,她总觉得娘的身上有种与这栖霞村格格不入的气度。虽然严氏和赵氏性格完全迥异,而且严氏根本不通农事,家里种田的事只能由赵氏和大儿子苏若淳经管,但赵氏从未说过儿媳妇半个字的不好,更是心疼儿媳妇才到中年便守了寡,因此对待严氏更像是疼爱自己的亲女儿。严氏也很心疼婆婆一生凄苦,做不了农活,就在镇上接了些刺绣、打络子的活来贴补家用。因此,相比同村的婆媳,这二人之间却多了一份更像是亲母女的亲密与依赖。</P>

至于原主苏若清,也是跟着秀才爹读过几年书的。爹虽然是个古人,但是他并不认同“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说法,相反,苏佑康常对女儿说:“清儿要记得,女子虽然不用读书科考,但是读书能教你明辨是非,开拓眼界。”苏若清想起这些的时候,半是欣慰半是开心。要自己装作大字不识一个的样子,确实不大方便。而且根据身体残留的记忆,原主其实和现代自己有很多相像之处,一样的内敛,一样的倔强,也一样的不服输。对于穿越而来的她来说,不用刻意去维持原来的人设,实在是一件太大的好事,至少不用被别人怀疑自己怎么会突然转变了性格。</P>

想到这儿,苏若清又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打着补丁,洗的有些泛白的蓝色碎花衣裤和脚上灰扑扑的鞋子,又想了想哥哥和弟弟跟自己如出一辙的打扮,叹了口气,这家境确实太差了,想要改善生活条件,她势必要利用自己穿越人士的优势,没有金手指,那就只能靠自己了。苏若清抬头看了看有些刺眼的太阳,暗暗在心底说到:既然来到这里,而且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回去,那我就一定要好好活下去,连带着你的一份,一起活下去。苏若清,你的家人,就是我的家人,我会替你好好照顾他们。如果你去了我的世界,也希望你能帮我照顾我的家人。</P>

虽然太阳已经起来了,但是林子里还是有些湿气的,脚下的草也有些打滑。苏若清深一脚浅一脚的走着,正觉得腿有些软的时候终于到了山脚下。她在山脚下的林荫里缓了口气,又将背上的背篓往上提了提,才慢慢往古树下的苏家走去。</P>

路过一棵大榆树时,一直想着心事的苏若清一抬头,便看见一个挽着发,扎着蓝色布巾子的少年正看着她,左肩上背着一个和自己同样的背篓,身上的青蓝色衣裤灰扑扑的,手肘处还打了补丁,显然是做活时穿的破旧衣裳。少年十六七岁的模样,高高壮壮,剑眉高耸,眼神清亮,高挺的鼻梁和微微抿起的嘴唇,是方玉珩。</P>

苏若清继承了原主的记忆,自然是熟悉方玉珩的,他是同村方叔的大儿子,和哥哥若淳的关系十分要好。因为爹爹还在世时就和方叔交好,方叔家两个儿子的名字还都是爹帮着取的。方叔说,爹有学识是个读书人,读书人起的名字好听寓意也好。嗯,想想自己家和方家孩子的名字,确实和村里其他人不一样。显得文雅多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