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即她又说起了翻盖房子的事:“我今天去何家,求了何叔帮忙请人,这几天就抓紧盖吧,天儿热正适合起房子。”</P>
苏若淳想了想时间,也确实比较紧了,不由得点头说:“就这两日吧,我们仨明天去趟镇上看看铺子,然后去瓦石作坊定好青砖,尽快盖。”</P>
几个人商定罢了从厨房里出来,依旧是苏若淳兄弟送了他们回去。</P>
一大早苏若清送走了去青河镇的三个人,转头关上院门去了后院捣鼓她的木耳和花菇,不知道是她运气好还是穿越光环,那断木上被砍出来的缝隙里竟然已经有几朵小花菇冒了头,圆溜溜的棕褐色看着喜人极了。</P>
苏若潇难得有空闲时间,看见姐姐进了后院,他也抬步跟了过去。</P>
“姐姐,为什么这蘑菇也不开花还能在别的地方长出来呢,都没有种子的。”苏若潇用手轻轻点了点小花菇滑溜溜的伞盖问。</P>
“蘑菇的种子跟咱们吃的那些菜啊果子啊不一样,就跟灰似的,叫孢子。蘑菇伞盖打开的时候,那成熟的孢子就会飘出来,被风一吹就撒到别的地方去了,那地方只要适合,就会长出新的蘑菇来。”她指了指刚露头的小花菇说:“你看,这几朵花菇就是因为前阵子那旧木头上的花菇孢子飘到了这里,所以长出了新的。”</P>
苏若潇闻言想了想道:“所有蘑菇都这样吗?娘说她以前吃过的玉蕈也能这样种出来吗?要是蘑菇种类多一些咱们不是卖的钱更多一些吗?”</P>
苏若清点了点他的小脑袋说:“听过‘因地制宜’这句话吧,不是所有东西都能种出来,就像这花菇,它适合咱们这里的水土气候,所以能种出来。玉蕈咱们没有发现,可能就是因为咱们这里不适合它生长。”</P>
她看着弟弟若有所思的模样,想起哥哥决定退学时他的不解,以及这段时间来他为了通过院试给自己施加的压力,还是决定开解一下这个心思沉重的小屁孩:“就好比咱们家,哥哥,我,还有你,都是娘的孩子,但是只有你走了科举这条路。难道是因为哥哥不够聪明吗,还是因为他不喜读书?都不是,哥哥从小跟着爹读书,褚夫子也对他称赞有加,他选择从商,是因为他适合这条路。”</P>
“还有你玉珩哥,也是一样。他们两个退学,并不是为你们做出的牺牲,而是他们和你跟玉琮不一样,不适合科举入仕。从商,一是他们自己喜欢,二才是为你们铺路。大家族中,人人都分工明确。褚夫子家不也是一样吗,褚芃先生跟着夫子四处游历,褚大哥帮忙经管家中生意,褚二叔入了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P>
“你啊,人不大,心思却重的厉害。不要想那么多,走你自己的路,我们做哥哥姐姐的,不会被你甩下的。别忘了,外祖家还指着你呢,这件事只能靠你了。咱们是一家人,相互扶持是必须的。”苏若清说完话轻轻的刮了一下弟弟的鼻梁,继续埋头查看起菌丝的变化不再出声。</P>
苏若潇听了姐姐的话也是没想到,自己那些按在心里的小情绪居然都被看出来了,他有些羞赧,但是更多的却是松了一口气,像是卸下了什么包袱一般。姐姐说的没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帮助外祖父一家,自己兄妹必须相互扶持才能走出栖霞村!</P>
苏若清垂眸不动声色的瞥了一眼,看见弟弟那样,便知道他是想通了,这孩子前些日子把自己逼得太狠了,她含笑着说:“杵在那里做什么,去帮我泡一点干木耳,一会儿该吃午饭了。”</P>
苏若潇扬起笑脸“嗯”了一声,往厨房跑去,就听见姐姐在身后喊:“用温水泡!”他回头应了一声:“知道啦~”</P>
苏若清看他那样,笑着低头干起了活。到底还是小孩子,纵使外人面前一副端正小君子的模样,在自己最信任的家人面前,还是以前那个乖巧懂事,一哄就好的小娃子。</P>
苏若清在家忙忙碌碌,一直到天大黑了,家里人都吃过了晚饭,严氏婆媳都回屋睡下了,还不见三人回来,她心里直突突,这么晚了,别是出什么事了,她坐在廊檐下盯着院门,黑子趴在她的脚下睡得正香。</P>
突然门外传来一阵马蹄声,黑子也猛的站起身来,苏若清见状连忙喝住了,这大晚上的,还是别惊动奶奶和娘的好。</P>
小院门从外被推开,苏若淳三人披着月光的影子先人一步进了院子,看着来人安然无恙,苏若清才松了口气。</P>
知道三个人都没吃晚饭,她连忙点了油灯进了厨房给他们擀面条,还好她留了不少面,苏若潇听见声响,也从里屋出来给他们倒茶。苏若淳先是喝了口茶,然后打发弟弟先进去温书,随后三人也不等了,都直接迈步去了厨房。</P>
苏若清正擀着面,突然见三人都来了厨房,不由得笑了出来,“饿成这样?都跑厨房来了。”</P>
“也不是饿,反正家里人都睡了,干脆来厨房吃,方便还安静,顺便跟你说个事儿”林淮序坐在灶边,手里抓了一把稻草玩着。</P>
有事儿?好事儿坏事儿?</P>
苏若清停下擀面的手,看向哥哥和小未婚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