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歪打正着(1 / 2)

一听到是赐婚相关的事情,李评也是打起了精神。对他来说,小孙子今年十九,再有一年该及冠成年,倒是该成家立业了。何况,他是家中老三,爵位怎么也到不了他的头上。</P>

而且,尚郡主对小孙子也有好处,至少不用担心日后的日子过得贫苦。当然,他还没傻到这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于是也在猜测皇帝接下来的筹码是什么,还有陛下对自己的看法——保证平国公府的利益不受到太大损害,也是他要计较的。</P>

不过,李评刚要站起身来赶快谢恩——表达自己肯定的态度,却被皇帝拦住了。</P>

“平国公,莫要着急,等朕说完后面的事情。”王启清楚李评的心底在想什么,于是开出了自己的条件。</P>

“首先,这得问你家小孙儿的意见。其次,也让他们见上一面如何?”受到独孤若雪的影响,王启可不想成就一对怨偶。反正赐婚的旨意又没有写,这不算是最终敲定。</P>

当然,这对年轻人若是成了,那自己也是颇有成就感的。</P>

“既如此,那臣就谢过陛下。”李评作揖行礼,对皇帝的意思表达一番“感恩戴德”。</P>

在京城中,嘉祥郡主的名声李评也听过,性格张扬了点,但是个漂亮姑娘,还不是品性恶劣的——与太孙妃的那段冲突没有传出宫外,但对李评来说这不大重要。</P>

何况,和皇室结亲也是平国公乐意看见的,现在的任务,就是去说服孙子去见这位郡主才对。</P>

“话说,你挑了平国公家的小孙子去给人家当仪宾,其他公侯府会不会眼红?”独孤若雪觉得王启的想法有些激进——自己的外孙女嫁给旧勋臣的孙子,这可能是一种政治信号,意味着皇帝很可能任命那些旧臣。尽管他们也是大兴的臣子,但毕竟是前人的班底,与新贵们格格不入。</P>

“他们眼红什么?明明自己没什么本事。”王启一边宽慰着若雪不要操心,一边又在议论着那些勋臣,尤其重点批评了信国公、真定侯等人,为了一门糊涂的婚事,居然到现在还没有解决?这都过去好几天了。</P>

本来,对年轻的唐国公还算有些好感,却因为这档子,王启对李钰的态度也稍微变了变——连自己的家事都定不好,那怎么能辅佐得了日后的储君?在独孤若雪安寝之后,王启打开了一本卷轴,上面写了不少人的名字,包括本朝功臣勋贵、前朝文武还有几个宗室成员</P>

但也有一些是被划去的,其中大部分是勋贵子弟,还有三两名已经致仕归乡的老人。而若雪的父亲独孤信,也在此列,只是增加了一道新鲜的红痕划了下去。上面也有李钰(唐国公)、孙绪(真定侯)的名字,但后者已经被划去了,不列入其中。至于李钰的名字,王启握着笔,不知道该如何安排。</P>

对王启而言,这是在几年前就写好的花名册,只为的是在自己死后,交付给太子、太孙的肱股之臣。华青云、阎良弼和乐正阳等人自不必说,但剩下的人,还需要考虑一番。</P>

留给自己的时间,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十年的时间能做很多事情,却也能改变不少事情。比如陆若华的名字,也写在了上面,希望她能好好地辅佐自己的儿子和孙子,不要后院起火。但现在,什么都改变了。</P>

且不提王启接下来如何处置那份花名册的,平国公那边是特别顺利,李家的三公子李炔已经答应了与嘉祥郡主见上一面。挑了个合适的日子,平国公夫人带着他一起前往东宫。</P>

“怎么父皇把这事情安排到东宫来了?”太子在内阁休会之余,好奇皇帝在搞什么名堂,居然把他们请到了这里。今天的内阁仪式并不算重要,于是太子安排好了其他政务,就跟着刘志去了宫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