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手一早从朱家镇出发,快马加鞭赶到知府衙门。昨天刚经历一场大战,今日又刻不容缓的奔赴太原。</P>
他来河东路仅为调查同门师兄沈虎禅的案子,未料到会卷入一桩桩扑朔迷离,杀机四伏的事件中。</P>
乔家庄,风云镖局,朱家镇像一条可怕的锁链,牢牢的将许多人紧紧扼住,使他们难以挣脱束缚,无法逃脱死亡,任由铁链一端的操纵者摆布。</P>
那个“佛爷”。</P>
推动所有事的黑手,不是大自在天,不是龙逸尘,不是唐老太太,更不是刘传凤,金兀术,唐能,宇文长空这批人。</P>
而是“佛爷”。</P>
另外从王小石那里获悉的情况,六年前的“谈亭会”案,导致武林四大家元气大伤,精英尽失的背后元凶。</P>
还是“佛爷”。</P>
而让四大名捕至今耿耿于怀的“大老虎”吴铁翼,都与这位神秘的“佛爷”有紧密的联系。</P>
无论此人是哪路神圣,何方妖魔,铁手都要将其揪出来。</P>
不过,他眼下有更要紧的事。</P>
那就是太原,另一场更大的危机。</P>
刘溪洞见到铁手时,心情可谓十分沮丧。仿佛桌上那尊晶莹剔透的玉佛,转眼间变成一座掉了色彩的泥菩萨,价值低落谷底。</P>
铁手则不然。</P>
他很识礼数,很懂礼貌,甚至善于打官腔,假客气,装蒜卖愣,虚与委蛇。</P>
连刑部老总朱月明都笑眯眯的“夸讲”过铁手,笑嘻嘻的“赞美”过铁手,笑盈盈的“褒许”过铁手,笑呵呵的“称道”过铁手。</P>
铁手自然不希望朱胖子对自己这般“恭维”,“重视”,“体恤”,“厚爱”。</P>
——那不是好事!</P>
因为刑部内被朱月明“夸奖”,“赞美”,“褒许”,“称道”过的捕快不多,但下场皆是“暴毙”,“猝死”,“失踪”,“殉职”。</P>
这些捕快莫名其妙的不见了,犹如人间蒸发,销声匿迹。</P>
也许要几名捕快消失的另有其人,或许他们办案的过程中触及了某些人,某些势力的隐私,利益,声誉,仕途。</P>
所以有人就找上“笑面邢总”,请他出面保全周护,解决麻烦。</P>
解决的手段可以是:劝说,拉拢,敲打,命令,调职,发配,关押,治罪,以及清除。</P>
这类事朱月明肯定干过,甚至没少干,否则他刑部老总的地位怎会稳如泰山,任凭他人潮起潮落,自身依旧岿然不坠。</P>
铁手能安然无恙,有三种可能:</P>
第一朱月明是真的夸奖,赞美,褒许,称道,仅是欣赏铁手,别无他意。</P>
第二朱月明有不好的想法,但碍于神侯府的势力,忌惮诸葛先生而打消念头。</P>
第三朱月明动了心思,暗地里付诸过行动,却被铁手化解,无果而终。</P>
无论是哪种,朱月明每次碰到铁手还是笑容可掬,笑态可亲,笑意可近,笑脸可爱。</P>
四大名捕隶属神侯府,但仍是六扇门的捕快。日常在刑部,大理寺,都察院,提刑衙门行走,会遇上许多朱月明这样的老总,上司,大人,长官。</P>
与他们打交道,要说场面话,官面话,客套话,应酬话,甚至偶尔要会点奉承话,逢迎话,捧场话。</P>
这类事基本都是铁手来做。</P>
因为他最“老实”,最合适。</P>
老实是指铁手老成持重,稳健沉着。</P>
合适是指无情,追命,冷血都不太合适,或者就不合适。</P>
冷血性子很直,犹如他的剑,锋芒直逼,只进不退,不走中间路线。</P>
他不喜欢这套。</P>
追命长年在外办案,随性不羁,不修边幅,喜欢结交江湖朋友,而不像捕快。</P>
他没空搞这套。</P>
无情双腿残疾,不爱应酬,且孤傲凌人。他看不上的人,就是王公大臣亦不会搭理。</P>
他既不喜欢,也没空闲。</P>
好在还有一个铁手。</P>
老实厚道的铁手。</P>
“神侯府铁手,拜见知府大人。”</P>
刘溪洞心里不情不愿,面上依然要做足功夫,神侯府不是太原知府可比。</P>
“原来是铁捕头,请坐。”</P>
铁手又对刘溪洞身边的董远松一拱手,对方同样回礼一揖。</P>
二人见过,董远松押解囚犯入京时,他们在刑部打过照面。</P>
故而他们认识,但不熟。</P>
铁手转身走到灵郁布跟前,没有行礼,只是微微一笑。</P>
灵郁布起身,相拥,揽腕,再搂抱,开怀大笑。</P>
“铁老弟,你总算来了。”</P>
“灵兄既来了,愚弟岂能不到?”</P>
“来了就好。”</P>
“咱们有阵子没见了,灵兄最近可好?”</P>
“案子能办好,则好。办不顺利,怎么都不好。”</P>
“你办的案子,哪有不顺利的说法。”</P>
刘溪洞见其二人这般熟络要好,心里愈发不快,故意清了清嗓子,咳嗽两声提醒。</P>
铁手便知其意,与灵郁布落座一边,仆从也端上茶来。</P>
刘溪洞问:铁捕头来寻本官,所为何事?</P>
铁手答:大人,铁某来太原是有要情禀报。</P>
刘溪洞悠然的端起茶杯,吹了吹问:是何要事?</P>
铁手道:有关乔家庄血案,武曲镇风云镖局风波,其中牵扯到无头军,以及金国外部势力。</P>
此话一出,灵郁布倏然一惊,转而一喜。</P>
刘溪洞吹茶的动作一凝,眉头轻蹙,似走了神一般。</P>
董远松微微躬身,挨近刘溪洞说:大人,铁二爷亦是为无头军而来的,看来此事非同小可。</P>
刘溪洞一听,呷了一口茶道:铁捕头,你说的事是亲自调查的,还是听旁人说的?</P>
铁手道:卑职亲历,且仔细询查过。这是晋北镖局顾晓峰,杀手楼冷遗金二人签押画供的证词,请大人过目。</P>
说完,他从怀里掏出几张公文纸呈递,董远松则上前接过,交给刘溪洞。</P>
“事情的详细经过,都记录在供词。并由县尉,“保义军”团练,朱家镇驿丞旁听,且盖印许可。”</P>
刘溪洞审阅供词,脸色逐渐阴沉,手指有细微的颤抖。</P>
董远松站在他身旁,眼角余光把内容瞥的一清二楚,座位上的灵郁布样子颇为焦切,急于知道供词说些什么。</P>
刘溪洞看完后,把供词置于桌面,也不吱声,而是端起茶杯思索起来。</P>
灵郁布不管三七二十一,起身跨步就把供词拿在手里,刘溪洞下意识的想按住,却哪里快的过捕霸的“霸王步”。</P>
铁手同样端茶品饮,并未说什么,只是静静的等,默默的观察。</P>
他坐镇京城时,已有耳闻刘溪洞的官风不正,官德贪腐。勤于巴结高官,谄媚取宠,贿赂官吏,对治下百姓横征暴敛,搜刮财物,强施苛政,害民不浅。</P>
在朱家镇,曹无用和龙逸凡皆对其不满,通过顾晓峰零碎的说词,以及陶居然上任的事,怀疑他是勾结无头军的内鬼。</P>
但铁手是捕快,需要证据。</P>
尽管许多捕快忽视证据,不依证据,甚至制造伪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