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沮授之谋(2 / 2)

程昱安慰道:“徐州之地粮产丰富,若是大军粮草不济,或许可回琅琊再做打算。”</P>

赵尘没有回应,显然他并不想撤离青州。</P>

一来一回便要数月,最快也得建安三年再出击。</P>

届时袁绍不知道会发展成如何模样,更重要的是,位于冀州中山国和常山国的两个人,随时可都有可能被其他人带走。</P>

他不能拖。</P>

赵尘失落地笑道:“我军不能退,退了便再难出青州了。这些都是沮授的计谋,平白无故地将西安与高菀两座城池让给我军,就是看出了我军远道而来,粮食必定补给困难,才用百姓来拖住我军。”</P>

程昱平静地回道:“乱世之中,各诸侯都只顾自身,通常不会顾及百姓死活。若是军粮不济,昱建议军师早些放弃百姓。军师若是为难,交给昱即可。”</P>

一旁的陆逊也正想建议赵尘放弃百姓。</P>

可赵尘却摇了摇头,回道:“主公以仁义立足乱世,徐州能有今日繁华也是因为百姓信得过主公,从周边郡县纷纷来徐州安家。今日我军因为些许粮食而放弃了两城的百姓,岂不是违背主公的仁义之道,让中原百姓和各路诸侯、士族如何看待主公?”</P>

“沮授便是利用了主公仁义之名,迫使我军与城中百姓瓜粮,从而逼迫我军回师。”</P>

话到此处,程昱也不再坚持。</P>

“粮草之战,本就是两军对垒关键之处。我军从徐州来此不足半年,尚未立稳脚跟,急需建立粮道,军师此举并无问题。”</P>

赵尘无奈道:“西安与高菀对于青州而言只是两座小城,却是我军粮道上不可或缺的据点。沮授定然是看到了这一点,才敢大胆放弃二城,料定我军必会前来取城。”</P>

对于取西安和高菀二地,赵尘却也是无奈之举。</P>

不得不佩服,沮授真乃大才也!</P>

历史上,袁绍刚得冀州之地,沮授还提出了一个袁绍版的“隆中对”。</P>

说了一大堆,纵横南北,联通东西,寰宇天下等等,就是以青、幽、并、冀四州之地,收英雄之才,拥百万之众,在借助天子之威,将朝廷掌控在手中,便于号令天下。</P>

如此一来,兵出四方,便可谁与争锋。</P>

其效与诸葛亮的隆中对如出一辙。</P>

从后世看,沮授的隆中对甚至还要比诸葛亮的更胜一筹。</P>

既掌握了朝廷主动权,又占有中原富庶之地,以北伐南,也最为稳妥。</P>

是赵尘疏忽了,接连的胜利除了将士有些骄纵之外,自己又何尝不是呢。</P>

如今面对了困境,赵尘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应对。</P>

真是进无路可去,退与未来取青州不利。</P>

恰如两个字,鸡肋。</P>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P>

赵尘算是理解彼时的曹操了。</P>

话音刚落,不远处诸葛瑾急步走来。</P>

赵尘的心弦一紧,转身盯着诸葛瑾。</P>

“子瑜,莫非城中又出事了?”</P>

诸葛瑾负责两城的内政,寻常无事,一般不会来找他。</P>

只有需要大军配合,或者着实无法解决的难题,才会来与赵尘商议。</P>

以诸葛瑾之才,两小县城并无难事。</P>

所以诸葛瑾与赵尘很少见面。</P>

今日诸葛瑾匆匆而来,赵尘才会联想到城中又出了大事。</P>

只见诸葛瑾来到赵尘跟前,喘了两口大气,开口说道:“军师,我想到如何应对粮草问题的方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