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俅在信中用词:陶节夫部引而不发,疑似拖住种师道的北伐节奏!</P>
“那陶节夫就不是卖蔡京面子,而是:被西北制置使童贯节制住了!”</P>
越想,越是道理。</P>
历史上蔡京几次复出,都得大将童贯帮助。</P>
现如今高俅不参与挖锁妖塔墙角事件。</P>
那么皇帝信任的另一个近臣童贯,就是蔡京的药引。</P>
又因国战期间不换相。</P>
于是蔡京要复相必须先停战。</P>
所以蔡京的角度上,不想种师道以及高俅系继续立功了,想提前和谈。</P>
西北停战了,大将童贯才能回朝。</P>
否则以高俅对皇帝的影响力,又不和人结盟,估计蔡京还是会担心会有变数。</P>
从这点说,蔡京时机拿捏的真好。</P>
只有等种师道部三战三捷,把西夏两大主力部队都吓得回防重镇西平府。</P>
那么理所当然,这就是和谈的底气所在。</P>
否则历史从来没有温柔过。</P>
历史上的鞑子一但打得过汉民族时,能抢你憨娃子,还谈个几把!</P>
现在只是他们来装逼、结果被种师道反手捅了两刀却又没死,怕了,那便能谈了。</P>
“哎!”</P>
一想到,历史上这次边境局部战争的确是大宋打赢了。</P>
但也没能扩大战果,因为强大的辽国不想大宋安生。</P>
历史上的这次,辽国起初什么也不管,但是看大宋有可能要收回西北段长城,这绝对不符合辽帝国长期利益。</P>
于是辽国就以和事老姿态、派使者来汴京对皇帝说:“打打杀杀对大家都不好。”</P>
那么这时期的大宋、举国都有恐辽症,年年岁岁给辽国缴纳保护费呢。</P>
于是皇帝本身也不爱打打杀杀,见好就收了。</P>
想不到现在像是起了蝴蝶效应,宋夏局部战争,竟是以另一种不等辽帝国介入的方式,因有妖孽欲出锁妖塔而要提前停战了。</P>
前后想明白,高明也不是说不能破了蔡京的这盘停战残局。</P>
要破这局其实很容易。</P>
但小高也知道现在的大宋内部千疮百孔,不宜在于边境继续用兵了。</P>
而且,暂时也没办法不怕辽国。</P>
因为在所有宋人的心中,辽国太可怕了。即使现在的和平,也是寇老西儿当年组织近百万军民于澶渊对峙、把几乎尿裤子的皇帝也忽悠到了前线提升士气。</P>
这才博弈出来的“缴纳保护费享受和平”政策。</P>
现在西北再打下去的话,浪费了宋家儿郎的鲜血,即使真被种师道和陶节夫打到西平府,还是得在辽国介入后,老老实实退回来,把用血打下来的土地又还给西夏。</P>
这还不止。</P>
还得在辽帝国拉偏架的情况下,战争赔款给西夏。</P>
是的,历史上这次的确打赢了,也的确赔款赔土地了!</P>
做这么委屈的事几乎也是传统了,上一个建议皇帝这么做的人,就是历史大名人司马光相爷,从小就是神童、会砸缸的那个蠢货。</P>
反正大宋,就这么憋屈!</P>
那么明知道现在打不赢,全面对外作战的时机也远未成熟。</P>
高明也认为,不如现在收兵也好,以保持住高俅门生种师道部的战力储备。</P>
否则没陶节夫部永兴军配合,真把老种帅的部队顶上去打光了!</P>
即使能回血,那也要猛砸钱砸装备,并且要训练许多年后了。</P>
而且回血的过程,也就是高俅政治地位下降的过程。</P>
很简单,大家会认为高太尉连门生都罩不住,在关键政治博弈中、任由嫡系部队打光。</P>
这肯定就是不作为的表现。那么一个老大开始不作为了,声望当然要被小弟们看做是下降。</P>
前后想明白后。</P>
高明吩咐道:“立即给高俅老爹回信如下:”</P>
“衙内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