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7章 康哲十九年大内阁报告,突破200亿税收!(1 / 2)

康哲十九年,九月。</P>

随着秋收的开始,农民的嘴都笑裂了。</P>

今年是很明显的大丰收!</P>

虽然只是刚刚开始收割种植物,但农民们却已经有了这样的感觉。</P>

毕竟今年,不但是引入了许多化肥,工科院自己也研究出了化肥,这些都是能够提高产量的。</P>

“今年又新建了几个义仓,好啊好啊,日子真是越来越好过了。”</P>

“这么多的粮食,看着就心安!”</P>

不过,也因此而产生了一些小小的问题。</P>

产量的提升,那大乾帝国的需求没有那么多。</P>

加上本来就存了不少的存粮,那些粮食都还没有吃完,这就要存?</P>

到时候存得太多,别变质了,到时候也是损失。</P>

大内阁已经在和一些前来贸易的使节团商量,到时候大乾的出口方面也会有粮食。</P>

如今的玄幻帝国是真的离谱。</P>

明明国家很强盛,但也依然有大量的乞丐、流民,堪堪维持温饱的贫民。</P>

西离帝国等国家在这方面属实是做得不好。</P>

实际上,这却也是古代国家的一个常态。</P>

罗林是知道的。</P>

在古代,所谓的盛世是什么?</P>

所谓的盛世那就是不出事。</P>

很多的盛世,只要民众饿不死,那就算得上是盛世了。</P>

如果以这个要求来看现代,华夏其实早已进入了盛世。</P>

…………</P>

粮食的足够多,只是一方面。</P>

另外一方面,引入得诸多种植物,也让大乾美食迎来了崭新的一波风潮。</P>

“来来来,这家店有新菜!”</P>

江南,某新开的餐馆里,武君泽和朋友们聚在一起,开开心心的聊天。</P>

大家也彼此分享美食。</P>

“哈哈,这新的果子是真的好吃,吃起来火辣辣的。”武君泽点评道。</P>

其余人也都是点头,面露笑容。</P>

武君泽作为罗林的一个不怎么搭理的小号,他每天的任务就是吃吃吃。</P>

甚至于,武君泽还把这玩意做出一番名堂了,得到他推荐的餐厅都会迎来一波销量的增长。</P>

附近的食客们也都知道,有一个爱好是美食的男人。</P>

甚至是形成了都市传说。</P>

而由于武君泽来路神秘,且不缺钱,交友广泛。</P>

一些喜欢猜测的人,就猜测他是不是哪个世家的子嗣?</P>

而一些离谱的猜测更是觉得武君泽有没有可能是仙人?</P>

毕竟武君泽颇为洒脱,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P>

人们对他是颇有好感的。</P>

…………</P>

此前,全国范围的统计普查,数据也是上交到了朝廷。</P>

实际上。</P>

在来到了仙界之后,燕赞城就没有打算动了。</P>

本来大内阁的宰相们还以为陛下可能会再次迁都。</P>

但就目前来看,好像是打算常驻在燕地了?</P>

于是,这也造成了燕赞城的地皮价格水涨船高,连带着远处的郦京的地皮也是在上升。</P>

而各种数据,则是交到了以王潇淳为首的算术组进行计算。</P>

如今大乾帝国的各项数据也是愈来愈多。</P>

王潇淳当初考中一甲靠的就是算术方面的主张,如今他组成的班底自然对此非常擅长。</P>

不过。</P>

太过集中于数学模型也不行。</P>

现在工科理学作为显学,也就是科举内容,已经有快二十年了。</P>

所以大乾的风气是以“实践出真知”为主基调的。</P>

王潇淳等一批数学家,虽然搞出了一大堆的模型,但大内阁并不会因为这些数学模型而调整政策。</P>

必须要等到实际上的效果,和模型贴合后,大内阁才会考虑。</P>

对此,王潇淳等数学家也不在意。</P>

毕竟只是刚刚起步而已。</P>

他们也不指望着立即就能够让大内阁对他们无比相信。</P>

还是需要慢慢来的。</P>

甚至于,他们还更加喜欢如今的状态。</P>

就闭门造车,好好的研究算术,继而畅游在数学的海洋里。</P>

这对于他们来说甚至是一种福音。</P>

很多人,在爱好变成工作后,就会迅速的消磨热情。</P>

但还是有那么一批人。</P>

哪怕爱好变成了一天一天重复的工作,却依然甘之若饴,而王潇淳等人就是这样的人。</P>

每天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然后就能够赚到足够多的钱养家糊口,而且以后一旦研究出来了成果还能够流芳千古。</P>

流芳千古,就是这个时代学者的最大诱惑。</P>

这谁能抵抗得住呢?</P>

而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着书的原因。</P>

图的不就是一个身前身后名么。</P>

…………</P>

王潇淳那边正在结合数据,捣鼓那让人看不懂的数学模型。</P>

而赵阳也在学习。</P>

他发现时代变化得很快。</P>

原本的工匠还可以靠经验。</P>

如今工厂开始建立了,标准化产品制度下,研究数学也变得愈发重要。</P>

“到底怎样才能够建立高楼呢?”赵阳摸着下巴。</P>

作为曾经的首辅,如今却只是一个小小的宰相,赵阳并没有感到什么落差。</P>

本质上,赵阳是和王潇淳那些人是同一类的,对于权势并不是特别在意。</P>

如今,赵阳更加关心的是,面对愈来愈大的基建需求,技术上的难关如何攻克。</P>

他找来了另外一个大师,宇文凯。</P>

两人围着桌子。</P>

一张图,一杯茶,就这么讨论一天。</P>

赵阳都好几天没有去大内阁参政了。</P>

“陛下曾经设想过一种大楼,就是上下层是同等的面积。而不是越往上越小的。”</P>

“问题就在于,怎么造呢?”</P>

宇文凯吐槽着。</P>

原本的建筑是怎么样的?</P>

若是想建得高,层数要多,那就得底层足够大,然后一层比一层小的往上堆。</P>

继而形成尖塔类,或者宫殿类。</P>

这上下层一样?</P>

其实也成功了。</P>

现在随着技术更新,已经能够做到两三层是同等面积。</P>

但之后实在是没办法,必须得缩小面积了。</P>

赵阳道:“不清楚,可能得在材料学上入手,我们需要更坚硬的材料,搭配以更好的空间结构,这样才能够网上堆。”</P>

“嗯,看来也只能这样了。这种基础研究是最难的。”宇文凯感慨道,“不过陛下的设想是否有些离谱了,几十层的高楼,可能吗?”</P>

现在连十层的高楼都难。</P>

陛下却觉得,能够有几十层的高楼。</P>

令人不得不感到震撼。</P>

不过,宇文凯却也感到内心激动。</P>

只是稍稍想象一下——优秀的工匠从不缺乏想象力——就感觉到浑身血液加速。</P>

那种建筑美,是震撼人心的。</P>

代表着一个文明的繁荣,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强盛。</P>

更代表着大乾的伟大。</P>

可惜,现实太骨感。</P>

目前赵阳和宇文凯这两个大乾最顶尖的工匠,愣是找不到什么好办法。</P>

可能,真的和基础技术有关吧。</P>